天安字典

《鹧鸪天 其一 游周郎赤壁》

时间: 2025-04-27 09:45:23

诗句

赤壁鏖兵事渺茫,难凭野史赋兴亡。

眼前一片春江水,谁信当年是战场。

山石赭,岸花香。

人间底事惜周郎。

可怜呕尽英雄血,不为苍生为帝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9:45:23

原文展示:

赤壁鏖兵事渺茫,难凭野史赋兴亡。眼前一片春江水,谁信当年是战场。山石赭,岸花香。人间底事惜周郎。可怜呕尽英雄血,不为苍生为帝王。

白话文翻译:

赤壁之战的历史已经模糊不清,无法仅凭野史来判断兴亡的真相。眼前是一片春江水,谁能相信这里曾是战场呢?山石是赭色的,岸边花香四溢。世间为何要如此惋惜周郎(周瑜)呢?可怜那些为之拼搏的英雄们,流尽了鲜血,却不是为了苍生,而是为了帝王的权利。

注释:

  • 赤壁:指赤壁之战,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战役。
  • 鏖兵:激烈的战斗。
  • 兴亡:国家、政权的兴起与灭亡。
  • 野史:非正史的历史记载,可信度较低。
  • 周郎:指周瑜,东吴名将。
  • 呕尽:形容流尽或倾注,常用以形容英雄的献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朱帆,近代诗人,生于动荡的时代,作品多反映历史与现实的结合,关注人性与命运。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对赤壁之战的历史反思中,借古喻今,表达了对英雄命运的无奈与对历史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鹧鸪天》通过对赤壁战场的描绘,展现了历史的变迁与英雄的无奈。诗的开头以“赤壁鏖兵事渺茫”引入,立刻点明了历史的模糊与不确定性,接着通过“眼前一片春江水”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战场的和平与宁静,让人不禁思考历史的沧桑。诗中提到的“可怜呕尽英雄血”,流露出对那些为权利而战的英雄的同情,更是对他们壮丽一生的叹息。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与丰富的意象,反映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英雄命运的深切关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赤壁鏖兵事渺茫”:赤壁之战的细节已经模糊不清。
    • “难凭野史赋兴亡”:不能仅仅依赖野史来判断历史的兴亡。
    • “眼前一片春江水”:描绘眼前春天的江水,代表和平的景象。
    • “谁信当年是战场”:质疑当年这里曾是战争的场所。
    • “山石赭,岸花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表现美好与宁静。
    • “人间底事惜周郎”:对周瑜的惋惜,反思英雄的命运。
    • “可怜呕尽英雄血”:英雄们的牺牲令人心痛。
    • “不为苍生为帝王”:揭示了英雄们为帝王而战的悲哀。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赤壁之战比作历史的迷茫。
    • 对仗:上下句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排比: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增强情感表达。
  •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对赤壁之战的反思,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与对英雄命运的惋惜,揭示了战争的残酷和权力的无情。

意象分析:

  • 春江水:象征和平与安宁。
  • 山石:代表坚韧与不屈。
  • 岸花香:象征生命的美好与希望。
  • 英雄血:象征牺牲与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赤壁之战是哪个历史时期的事件?

    • A. 汉朝
    • B. 三国时期
    • C. 唐朝
    • D. 明朝
  2. 诗中提到的“周郎”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 A. 曹操
    • B. 刘备
    • C. 周瑜
    • D. 孙权
  3.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对战争的赞美
    • B. 对英雄命运的惋惜
    • C. 对历史的无知
    • D. 对自然的热爱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早发白帝城》 by 李白
  • 《夜泊牛津》 by 张继

诗词对比

  •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描绘了自然与人生的变化,展现了对生命的热情;而朱帆的《鹧鸪天》则更关注历史的兴亡与英雄的命运,反映出更深层的思考。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经》与《楚辞》研究
  • 《三国演义》相关研究文章

相关查询

沁园春 盟山 沁园春·题许迈孙石交图卷 沁园春(别陈总帅) 沁园春 沁园春 新月 沁园春 沁园春 其二十三 送吴龙津太守乃旸谷翁还晋陵 沁园春 病痔自嘲 沁园春 甥侄辈读书予家,喜赋一章勉孙 沁园春·长叹,用卿谋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相违 创家立业 讪让 经世之才 倒八字的字 禄无常家 脱兔之势 出狩 龠字旁的字 赫赫时名 陋质 三撇旁的字 推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二字旁的字 霞裙月帔 见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