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06:56: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06:56:58
鹧鸪天
眼底沧桑寄此身。
飘零文字水萍因。
伫看雏翼飞腾速,
喜及桑榆睹性真。
曾一载,住农村。
归来犹拟问渔津。
易求虾菜居邻集,
收得家书驿近人。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经历了生活的沧桑后,对过往岁月的回忆和对人生真谛的思考。诗中通过观察自然和人情,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眷恋和对人际关系的思考。
作者介绍:俞平伯(1899-1990),字绮堂,号秋水,江苏人,是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和翻译家。他在诗歌创作中既继承了古典诗词的传统,又融入了现代的思考,风格独特。
创作背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正值中国社会动荡时期,作者通过对乡村生活的描绘,反映了对安宁生活的向往和对人情冷暖的思考。
这首《鹧鸪天》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感悟。诗的开头“眼底沧桑寄此身”,直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沉重与感慨,仿佛在诉说着他对人生经历的反思。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通过“飘零文字水萍因”表达了文字与生命的联系,仿佛文字也是流动的水,承载着生活的点滴。
“伫看雏翼飞腾速”,这里的“雏翼”不仅象征着年轻的希望,也暗示了生命的成长和未来的可能性。紧接着“喜及桑榆睹性真”,使人感受到一种宁静的接受,桑榆象征着晚年,显示出作者对生命真谛的领悟。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际关系的珍视,“曾一载,住农村”让人回忆起简单的乡村生活,表达了对那种生活方式的依恋。“易求虾菜居邻集”则反映出对平凡生活的向往与满足。最后一句“收得家书驿近人”更是点明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和温暖,让整首诗在温情中结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人生百态的感悟,展现了对故乡、生活的珍视,以及对人际关系的关怀,流露出一种淡淡的乡愁和人生哲理。
诗词测试:
诗中“沧桑”指的是什么?
“喜及桑榆”中的“桑榆”象征什么?
诗人对故乡的情感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