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31: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31:18
《汝坟贫女》 ——梅尧臣
时再点弓手,老幼俱集。大雨甚寒,道死者百余人。自壤河至昆阳老牛陂,僵尸相继。汝坟贫家女,行哭音凄怆。自言有老父,孤独无丁壮。郡吏来何暴,县官不敢抗。督遣勿稽留,龙钟去携杖。勤勤嘱四邻,幸愿相依傍。适闻闾里归,问讯疑犹强。果然寒雨中,僵死壤河上。弱质无以托,横尸无以葬。生女不如男,虽存何所当!拊膺呼苍天,生死将奈向?
在那时再一次拉起弓箭,老少都聚集在一起。大雨凶猛且寒冷,路上死去的人超过百个。从壤河到昆阳的老牛陂,尸体接连不断。汝坟的贫家女子,哭声凄惨。她自言有个老父,孤独无依无靠。郡里的官吏何等强横,县官也不敢反抗。督促下令不许逗留,年老体弱带着拐杖离开。她恳求四邻,希望能互相依靠。恰好听说邻里回来了,问候时疑惑尚存。果然在寒雨中,尸体横陈在壤河上。她身子孱弱无以托身,尸体无以安葬。生为女子不如男儿,虽活着又有何意义!她捶胸呼天,生死到底要向何处去?
在古代,生死、家族、社会地位等问题常常相互交织,尤其在战乱和灾害之时,底层民众的苦难尤为显著。此诗在描绘一位贫家女子的悲惨遭遇时,折射出社会的无情与对女性的歧视。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云,号梅溪,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对生活的深刻观察著称。他的诗歌往往关注社会现实,特别是底层人民的疾苦。
此诗创作于战乱或灾荒之时,反映出社会动荡给普通百姓带来的苦痛与无奈。诗中的女子,因家境贫寒,面临生死离别,表现了对生命的无奈和对社会的不满。
《汝坟贫女》是一首极具情感深度的诗歌,通过描绘一位贫家女子在灾难面前的无助与哀伤,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冷酷。诗的开篇便以“时再点弓手,老幼俱集”引入,生动描绘出悲惨场景,随后通过“寒雨”和“僵尸”的意象,渲染出一种压抑的氛围。
女子的哭声和她对父亲的担忧,深刻体现了她对家庭和生命的渴望与无奈。诗中反复出现的“生女不如男”更是揭示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的轻视与歧视,表现了对女性命运的深切同情。最后一句“生死将奈向”,则是对生命无常的无奈思考,发出了对苍天的质问,具有强烈的情感冲击力。
整首诗通过描绘一位贫家女子在灾难面前的绝望与无助,反映了社会对底层人民及女性的漠视,表达了对生命与命运的深刻思考。
诗中提到“生女不如男”,这句话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
诗中提到的“寒雨”象征着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生死将奈向”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通过以上的分析与学习,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汝坟贫女》这首诗的情感与背景,同时也能够在对诗歌的赏析中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