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26: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26:27
我谓蓬瀛客,清切不畏炎。
及观秋兴篇,无远此穷间。
乃知天地大,节候无忧嫌。
寒不为富减,暑不为贫添。
向者遭蒸炊,靡不同炮燖。
西风吹雨至,凉气何纤纤。
霈然沃万物,不更毕宿占。
纨扇捉苦倦,盘冰得仍厌。
蝇痴驱又来,蚊嚵喙犹尖。
絺衣不复浃,醅醪压初甜。
客有憎壁蝎。客有困靴襜。
一以磔为喜,一以嬾自谦。
唯有螭头人,朝立宫殿檐。
盛夸楼观高,又极星斗瞻。
予惭异群公,归意如陶潜。
自念菊将坼,复思禾可鎌。
舂禾作酿熟,独邀影与蟾。
此乐虽易有,彼荣安得兼。
我称呼那位蓬瀛的客人,他清高而不畏惧炎热。
当我读到《秋兴》这篇文章时,远离了世俗的纷扰。
我才明白天地是如此广大,节气变化无须担忧。
寒冬并不会因富有而减轻,炎夏也不会因贫穷而增加。
曾经遭遇炙热的日子,热气蒸腾的食物,似乎没有人能逃避。
西风吹来,雨水降临,凉意何其细腻。
丰沛的雨水滋润万物,何必再去占卜未来。
用丝扇驱赶烦倦,冰盘仍然感到厌倦。
苍蝇又来骚扰,蚊子依旧尖锐地叮咬。
轻薄的衣服已无法遮挡,酒酿的压制初尝是甜的。
有的客人憎恨壁虱,有的客人困于靴子。
一方因刀割而喜,一方因懒惰而自谦。
唯有那位大人物,早晨站在宫殿的檐下。
他夸耀楼阁之高,更眺望星斗的方向。
我感到羞愧与众不同,归心似陶渊明。
想到菊花即将凋零,又想起稻禾可以收割。
碾米酿酒已熟,独邀影子与月亮共饮。
这快乐虽然容易得来,那些荣华又怎能兼得呢?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华,号竹溪,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尤其擅长五言诗和乐府诗,诗作多描写田园生活和人生感悟。其作品常体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此诗作于宋代,正值诗人对秋季的感悟和对物质与精神生活的反思。诗中流露出对自然的亲近和对人情世故的观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富贵与贫贱的看法,以及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和吴冲卿江邻几二学士王景彝舍人秋兴》是一首典型的宋代诗作,体现了梅尧臣对自然的敏锐观察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诗中以“蓬瀛客”自喻,表达了对高洁生活的向往,强调了在自然变化中不必忧虑物质条件的困扰。作者通过对秋季的描绘,展现了丰收的喜悦与对未来的思考。
全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秋天的景象与人们的生活状态,运用对比手法,强调了节气变化对人们心态的影响。诗中的意象如“西风吹雨”、“蝇痴驱又来”生动地描绘了秋天的凉意与生机,同时又流露出对生活琐事的无奈与烦恼。在众多的诗人中,梅尧臣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展现了诗歌的多样性和深邃性。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通过对秋季景象的描写,表现了对物质生活的思考,以及对精神生活的追求。诗中既有对自然的感慨,也有对人生哲学的深思,展现了诗人高洁的情操和深邃的思考。
诗中“蓬瀛”指的是:
A. 一个地方
B. 一种生活理想
C. 一种植物
D. 一种情绪
诗人对物质生活的态度是:
A. 极度追求
B. 无所谓
C. 享受其中
D. 忽略
“寒不为富减,暑不为贫添”意在表达:
A. 自然与人类无关
B. 物质条件与自然无关
C. 冬天很冷
D. 夏天很热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