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6:18: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6:18:54
清平乐 春别
作者: 杨圻 〔清代〕
最无凭据,相忆销魂处。
青琐裁衣深夜语,一树梨花疏雨。
天涯芳草初酣,客中送客何堪。
帘外一天春水,杜鹃声里江南。
这首词表达了离别时的惆怅与思念。诗人感慨,最难以凭借的,是那回忆中销魂的地方。夜深人静时,青色的丝绸上裁剪衣物,诉说着心底的情感,仿佛梨花在稀疏的细雨中悄然绽放。远方的芳草刚刚被春雨滋润,送别朋友的心情愈发沉重。窗外春水潺潺,杜鹃声声在江南回荡,令人倍感离愁。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杨圻,清代诗人,生于明末清初,文风清丽,擅长抒发离愁别绪。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冷暖,情感细腻,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清平乐 春别》创作于春季,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感伤之情,反映了当时社会中朋友间深厚的情谊以及对春天的感怀。
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离别时的无奈与深情。开头两句“最无凭据,相忆销魂处”既点出了离别的主题,又通过“销魂”二字道出了思念的苦涩。接下来“青琐裁衣深夜语”则描绘了在夜深人静时,女子在裁衣过程中与情人倾诉的温柔瞬间,展现了亲密的情感。梨花在疏雨中盛开的意象,暗示了即将到来的离别之痛。
而“天涯芳草初酣”一句中,芳草的初酣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但对于身在他乡的客人来说,却是无尽的惆怅。“帘外一天春水”,通过窗外流动的春水,传达出时间的流逝与不断的思念。最后以“杜鹃声里江南”收尾,杜鹃的啼鸣与江南的美丽风景相结合,既是对离别的哀叹,也是对家乡的思念,令整首词在情感上达到高潮。
这首词在意象的选取上极具特色,不仅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象,更通过细腻的情感流露,展现了人间离愁的普遍性,令人感同身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词表达了离别时的伤感,反映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谊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离愁的交织。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最无凭据,相忆销魂处”中的“销魂”指的是什么?
A. 甜蜜的回忆
B. 痛苦的思念
C. 欢乐的时光
D. 忘却的瞬间
诗中提到的“青琐”指的是什么?
A. 青色的丝绸
B. 青色的花朵
C. 青色的天空
D. 青色的墙壁
整首词的主题是什么?
A. 欢乐的团聚
B. 离别与思念
C. 春天的美丽
D. 生活的琐碎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这些资料将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古典诗词的艺术魅力与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