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东亭柳》

时间: 2025-07-12 09:18:07

诗句

拂水斜烟一万条,几随春色倚河桥。

不知别后谁攀折,犹自风流胜舞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09:18:07

原文展示:

拂水斜烟一万条,
几随春色倚河桥。
不知别后谁攀折,
犹自风流胜舞腰。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柳树,柳条轻柔地拂动水面,仿佛有万条柳烟在轻轻飘荡。几乎是随着春天的色彩,依偎在河桥上。我不知道离别之后,谁会来折下这些柳枝,但这些柳树依然风流倜傥,胜过舞者的柔美腰姿。

注释:

字词注释:

  • 拂水:轻轻拂动水面。
  • 斜烟:柳条如烟般倾斜,形态优美。
  • 倚:依靠、倚靠。
  • 攀折:攀爬折断。
  • 风流:风采、风韵。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古代典故,但“风流”一词常用来形容人的风采或风韵,常见于古代文人的描写中,表现出一种洒脱的气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嘏,字子美,号景山,唐代诗人,曾任翰林学士、直史馆。其诗风清新、典雅,以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见长。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唐代,正值春天,诗人可能在游历时见到柳树,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和离别的情感,从而写下此诗以抒怀。

诗歌鉴赏:

《东亭柳》是一首描写春天柳树的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柳树的柔美与生机,传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别离的惆怅。首句“拂水斜烟一万条”运用夸张手法,形象地描绘了柳条在水面上轻轻拂动的景象,给人一种轻盈、柔美的感觉。接着,诗人转向河桥,提到“几随春色倚河桥”,将柳树与春天的色彩相联系,表现了自然的和谐美。

而后两句则表现了诗人对离别的思考和对柳树的眷恋,“不知别后谁攀折”,流露出对未来的无奈和对过往的回忆。最后一句“犹自风流胜舞腰”,不仅赞美了柳树的风姿,更隐含了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和对生活的热爱。这首诗以清新的笔调、优美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同时也透出一丝淡淡的忧伤,令人倍感惆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拂水斜烟一万条”:描绘柳条轻柔地拂动水面,形成如烟般的景象,展现春天的生机。
  2. “几随春色倚河桥”:柳树与春天的色彩相依偎,表现自然的和谐美。
  3. “不知别后谁攀折”:表达对未来的无奈和不确定性,暗示离别的忧伤。
  4. “犹自风流胜舞腰”:柳树依然保持优雅的姿态,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留恋。

修辞手法:

  • 比喻:“斜烟”比喻柳条的柔美。
  • 拟人:柳树似乎有了生命,能够与春天相依。
  • 夸张:“一万条”夸张了柳条的数量,增添了视觉效果。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春天与离别,表现了对自然美的赞美与对别离之情的感慨,传达了诗人对生命与美好事物的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柳:象征柔美、青春与生命力。
  • 水:象征流动与变化,寓意时间的流逝。
  • 春色:象征希望与新生,表达生机勃勃的季节气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拂水斜烟”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A. 柳条轻柔
    B. 河水清澈
    C. 春天温暖

  2. 诗人对未来的态度是? A. 充满希望
    B. 无奈与惆怅
    C. 毫不在乎

  3. “犹自风流胜舞腰”中“风流”指的是什么? A. 柳树的姿态
    B. 舞者的技艺
    C. 自然的变化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相思》
  • 李白《静夜思》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相思》相比,赵嘏的《东亭柳》更侧重于春天的自然景象,而《相思》则注重情感的抒发。两者都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但侧重点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1. 《唐诗三百首》
  2. 《诗经与唐诗的比较研究》
  3. 《赵嘏诗集》

相关查询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相和歌辞。猛虎行 和裴仆射朝回寄韩吏部 琴曲歌辞 别鹤 逢故人 和韦开州盛山十二首。盘石磴 送远客 不食姑(一作赠山中女道士) 杂曲歌辞。春日行 少年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开度 儿孙自有儿孙计 走塘 倒冠落珮 渍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艮字旁的字 犬字旁的字 孤男寡女 私字儿的字 缀饰 凵字底的字 遗芒 瑶京 论德使能 患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一枕日红 長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