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次韵子瞻宿南山蟠龙寺》

时间: 2025-04-27 21:01:36

诗句

谷中夜行不见月,上下不辨山与谷。

前呼后应行相従,山头谁家有遗烛。

跫跫深径马蹄响,落落稀星著疏木。

行投野寺僧已眠,叩门无人狗出缩。

号呼従者久嗔骂,老僧下床揉两目。

问知官吏冒夜来,扫床延客卧华屋。

釜中无羹甑实尽,愧客满盎惟脱粟。

客来已远睡忘觉,僧起开堂劝晨粥。

自嗟奔走闵僧闲,偶然来过何年复。

留诗满壁待重游,但恐尘埃难再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1:01:36

原文展示:

次韵子瞻宿南山蟠龙寺
作者:苏辙〔宋代〕

谷中夜行不见月,上下不辨山与谷。
前呼后应行相従,山头谁家有遗烛。
跫跫深径马蹄响,落落稀星著疏木。
行投野寺僧已眠,叩门无人狗出缩。
号呼従者久嗔骂,老僧下床揉两目。
问知官吏冒夜来,扫床延客卧华屋。
釜中无羹甑实尽,愧客满盎惟脱粟。
客来已远睡忘觉,僧起开堂劝晨粥。
自嗟奔走闵僧闲,偶然来过何年复。
留诗满壁待重游,但恐尘埃难再读。

白话文翻译:

在谷中夜行却看不见月亮,上下也分不清是山还是谷。
前面呼喊,后面应答,大家一起走,山顶上是谁家的灯烛在摇曳?
马蹄声在幽深的小路上响起,稀疏的星星点缀在稀疏的树木间。
我来到这野寺时,和尚已经睡着,敲门却无人应答,狗也缩着不敢出声。
我呼喊随行的人,久了便有些恼怒,老和尚下床揉揉眼睛。
问我为何官吏夜里到此,扫床请我在华屋里住宿。
锅里没有汤,蒸锅也空了,愧对客人只能端出一些米。
客人已经远道而来,睡得忘了时间,和尚起床开堂劝我吃早粥。
我自叹奔走,心中惋惜和尚的清闲,偶尔来此,不知何年再见。
留诗于墙上等待重游,但恐怕尘埃太重,不再可读。

注释:

  1. 谷中:山谷之中。
  2. 不见月:夜晚无法看见月亮,表明天色阴暗。
  3. 前呼后应:前面和后面的人互相呼应,表明同行者。
  4. 遗烛:指山顶上是否有灯烛残留。
  5. 跫跫:马蹄声。
  6. 落落稀星:星星稀疏,点点滴滴。
  7. 叩门无人:敲门时无人应答。
  8. 狗出缩:狗害怕,没有出来。
  9. 老僧:年长的和尚。
  10. 延客:请客人入内。
  11. 华屋:华美的房屋。
  12. 釜中无羹:锅里没有汤了。
  13. 愧客:对客人感到惭愧。
  14. 晨粥:早上的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瞻,号晦庵,宋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是苏轼的弟弟。他的诗词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擅长描写山水和佛教题材。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南山蟠龙寺,表现了诗人在夜间行走于山林之间的孤独与对僧侣清闲生活的羡慕。通过描绘夜行的情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往日重游的期待。

诗歌鉴赏:

《次韵子瞻宿南山蟠龙寺》是一首描绘夜行于山谷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在自然中的孤独与对世俗生活的反思。整首诗以夜行的情景为线索,前半部分描绘了夜晚的静谧与不安,后半部分则通过与和尚的互动,展现了人际关系的温暖,虽然诗人未能得到丰盛的款待,却感受到了一种亲切的交流。

诗中“谷中夜行不见月”,开篇便营造出一种幽暗的氛围,诗人孤独的夜行者形象跃然纸上。接下来的“前呼后应行相従”,则通过对同行者的描写,展现出一种团体的温暖,尽管夜色中充满了未知与恐惧。随后,诗人描绘了寺院的情景,和尚的睁眼与问候则让诗人感受到人情的温暖,尽管他在物质上受到了限制。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复杂,既有孤独的惆怅,也有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最后两句“留诗满壁待重游,但恐尘埃难再读”,流露出对未来重游的期待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谷中夜行不见月:在山谷中行走,夜晚没有月亮,环境昏暗。
  2. 上下不辨山与谷:上下都分不清是山还是谷,迷失方向。
  3. 前呼后应行相従:同行的人互相呼喊应答,表现出团结。
  4. 山头谁家有遗烛:山顶上是否还有人点着灯烛,增添神秘感。
  5. 跫跫深径马蹄响:马蹄声在幽静的小路上,突出夜的寂静。
  6. 落落稀星著疏木:稀疏的星星点缀在稀疏的树木间,渲染寂寞的氛围。
  7. 行投野寺僧已眠:行至寺庙,和尚已入睡,暗示时间已晚。
  8. 叩门无人狗出缩:敲门无人回应,狗也缩着不敢出声,突显孤独感。
  9. 号呼従者久嗔骂:呼喊同行者久了,显得有些不耐烦。
  10. 老僧下床揉两目:老和尚迷迷糊糊下床,表现出生活的清淡。
  11. 问知官吏冒夜来:询问为何官吏夜晚到来,表现出对身份的好奇。
  12. 扫床延客卧华屋:请客人入华美的房间,展现出对客人的礼遇。
  13. 釜中无羹甑实尽:锅里没有汤,蒸锅已经空了,表现出物质的匮乏。
  14. 愧客满盎惟脱粟:对客人感到愧疚,只能端出一些米。
  15. 客来已远睡忘觉:客人已经远道而来,睡得忘了时间。
  16. 僧起开堂劝晨粥:和尚起床准备早粥,表现出对客人的关心。
  17. 自嗟奔走闵僧闲:自叹奔波而和尚的清闲,表现出羡慕。
  18. 偶然来过何年复:偶尔来此,不知何年再见,表露对未来的无奈。
  19. 留诗满壁待重游:留下诗句于墙上,期待重游的心情。
  20. 但恐尘埃难再读:但怕尘埃太厚,再也无法阅读,流露出对时光的叹息。

修辞手法:

  • 比喻:“谷中夜行”比喻人生旅途的孤独。
  • 拟人:“老僧下床揉两目”,赋予和尚人类的行为。
  • 对仗:全诗在句式上保持对称,增加了韵律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夜晚:象征孤独与未知。
  2. 山谷:代表人与自然的关系。
  3. 和尚:象征清闲与内心的和谐。
  4. 灯烛:代表生活的希望与温暖。
  5. 诗句:象征对往事的留恋与期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老僧”是指: A. 年轻和尚
    B. 年长和尚
    C. 旅人

  2. “客来已远睡忘觉”是指: A. 客人很快就会离开
    B. 客人已经远道而来,睡得很沉
    C. 客人不想再来

  3. “但恐尘埃难再读”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未来的期待
    B. 对过去的怀念与无奈
    C. 对生活的满足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的诗作,描绘夜间景象,表达对历史的思考。
  • 《静夜思》:李白的另一首诗,表现了夜晚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诗词对比:

  • 《月夜忆舍弟》:杜甫的诗作,通过夜景表达对兄弟的思念,与苏辙的孤独感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宋诗选》:对宋代诗词的选编,包含苏辙的作品。
  • 《苏轼与苏辙》:详细探讨兄弟二人的生平与作品的书籍。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浣溪沙(螺川从善席上叙别) 浣溪沙(鸣山驿道中) 浣溪沙(滕王阁席上赠段云轻) 酹江月(丙午螺川) 凤凰阁(己酉归舟衡阳作) 永遇乐(重明节) 促拍满路花(瑞荫亭赠锦屏苗道人) 促拍满路花(信丰黄师尹跳珠亭) 水调歌头(春野亭送别) 万年欢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沃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革字旁的字 谷字旁的字 滥官酷吏 昧地瞒天 熙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齐字隶书怎么写?这份齐字隶书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笔顺学习 生字旁的字 引日成岁 遐方绝壤 空谷足音 包含饤的词语有哪些 手字旁的字 千里迢遥 冖字旁的汉字有哪些_冖字旁的字 皮的同音字大全_汉字同音字学习 档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里挑外撅 带冠字的成语大全_含冠字的成语及解释 鱼鹞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