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10: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10:30
崇安寺谒归云老大不遇
作者: 李弥逊 〔宋代〕
入寺又逢曦未来,
草荒庭院几生埃。
黄华翠竹无人问,
只得僧房一梦回。
这首诗的意思是:再次走进寺庙,正好遇上初升的阳光,庭院里长满了杂草,似乎已经有几生的尘埃了。黄花和翠竹都无人问津,只有在僧人的房间里,才能让我回忆起一场梦。
本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寺庙生活常常与隐逸、清修相关,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李弥逊,宋代诗人,生活在一个文化繁荣的时期,诗风清新脱俗,常表现出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他的诗作多描绘隐逸生活,表达对世俗的超然态度。
这首诗创作于诗人游访崇安寺时,表达了对寺庙环境的感受,反映出他内心的孤寂及对过往时光的怀念。
这首《崇安寺谒归云老大不遇》展现了李弥逊对寺庙环境的细腻观察,以及他内心的孤独感。诗的开头“入寺又逢曦未来”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好的清晨,阳光透过云层洒在寺庙的庭院中,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然而,接下来的“草荒庭院几生埃”则突显出时间的流逝和荒凉的现实,庭院里杂草丛生,显然无人打理,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哀愁。
诗中“黄华翠竹无人问”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黄花和翠竹在这样的环境下显得孤独无助,象征着诗人对于世俗的冷漠与无奈。最后一句“只得僧房一梦回”则回归到内心的宁静,表明诗人虽然身处荒凉之地,但仍能在僧人的房间里找到一丝安慰和梦的寄托。这种对比让整首诗充满了情感的张力,既有对现实的无奈,也有对内心宁静的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孤独和内心宁静的思考,以及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反映出对世俗的超然态度。
诗中“草荒庭院几生埃”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喜悦
B. 荒凉
C. 担忧
“只得僧房一梦回”中的“梦”指的是什么?
A. 现实生活
B. 对过去的怀念
C. 对未来的期盼
诗人在寺庙中感受到的主要情感是?
A. 孤独
B. 快乐
C. 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