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3 08:24: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08:24:21
寄隐者
白居易
卖药向都城,行憩青门树。
道逢驰驿者,色有非常惧。
亲族走相送,欲别不敢住。
私怪问道旁,何人复何故。
云是右丞相,当国握枢务。
禄厚食万钱,恩深日三顾。
昨日延英对,今日崖州去。
由来君臣间,宠辱在朝暮。
青青东郊草,中有归山路。
归去卧云人,谋身计非误。
我在都城卖药,路过青门树下休息。
途中遇到一个赶路的人,他的脸色显得十分恐惧。
亲人们急忙前来送行,想要告别却又不敢停留。
我私下询问路旁的人,究竟是谁,发生了什么事情。
他说是右丞相,掌握着国家的权柄。
他的薪水丰厚,年收入万金,恩宠深厚,常常受到皇帝的三次召见。
昨天还在延英(一个地方)与我见面,今天就要去崖州了。
君臣之间本来就是,宠辱在于朝夕之间。
东郊的草木青青,路旁有通往山上的小路。
我想回去隐居于山中,谋划自己的生计也并非错误。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风清新明朗,平易近人,擅长描写生活百态,关注民生疾苦。白居易的诗歌作品广泛,尤其以《琵琶行》和《长恨歌》最为人称道。
《寄隐者》创作于白居易晚年,此时他因政治原因辞官在家,诗中表达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当权者的无奈与讽刺。诗中通过描绘他与赶路人的相遇,反映了当时政治动荡与人心惶惶的社会状态。
《寄隐者》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展现了白居易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隐逸生活的渴望。在繁华的都城中,诗人以卖药为生,表面看来似乎平凡,但他心中却藏有对世事的清醒认识。诗中通过遇到赶路者的情景,展现了人们在权力游戏中的无奈与恐惧。
“云是右丞相,当国握枢务”,这句中提到的权臣,象征着当时的政治腐败和权力的无情。白居易用他一贯的幽默与讽刺,将世人的宠辱心态一一揭示,反映了他对权臣的深刻不满与对隐士生活的向往。
最后两句“青青东郊草,中有归山路”,将诗歌情感推向高潮,表现出诗人希望逃离权力中心、回归自然的强烈愿望。白居易以“归去卧云人”总结全诗,表明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仕途的反思,给人以深思。
整首诗传达了白居易对政治现实的深刻思考,对权力腐败的无奈,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表现了诗人对个人命运和社会现状的感慨。
《寄隐者》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杜甫
C. 白居易
D. 王维
诗中提到的“右丞相”主要象征什么?
A. 财富
B. 权力
C. 自由
D. 自然
诗人希望回归的生活状态是?
A. 仕途
B. 隐居
C. 商贾
D. 游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