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22:24: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22:24:35
《谒金门》
作者:姚镛 〔宋代〕
吟院静。迟日自行花影。熏透水沈云满鼎。晚妆窥露井。飞絮游丝无定。误了莺莺相等。欲唤海棠教睡醒。奈何春不肯。
在宁静的庭院中吟唱,阳光下花影摇曳。温暖的春风吹过,水面上波光粼粼,云影在鼎中沉浮。晚妆轻轻窥视露珠在井水中。飞舞的柳絮和游丝飘荡无定,误了等待的莺莺。想要唤醒海棠花,却奈何春天不肯醒来。
作者介绍:姚镛,字景弘,号静庵,宋代诗人,擅长词作,风格清新婉约,常表达对自然花草的细腻观察与感受。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春天,表达了诗人在春日暖阳中观察花影、感受春风的情景,同时流露出对春天的期待与无奈,反映了当时文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
《谒金门》是一首描写春日景色的词作,整首词以春天为背景,透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春日宁静的院落和花影摇曳的美丽画面。首句“吟院静”便设定了一个安静的环境,给人以宁静的感受。随着细腻的描绘,读者仿佛跟随诗人的目光,看到“迟日自行花影”,阳光洒在花上,影子在地面上轻轻摇曳,显示出春的温暖与生机。
诗中“飞絮游丝无定”表现了春天的轻盈与洒脱,飞舞的柳絮与游丝象征着春天的自由和无拘无束,但同时也暗含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作者在想要唤醒海棠花的愿望中,流露出对春天的渴望与无奈,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失落,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与深邃的思考。
整首词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体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敏感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情感丰富而深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体现了对春天的渴望与对美好事物无奈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飞絮”是指什么?
A. 飞鸟
B. 柳絮
C. 花瓣
诗人想要唤醒哪种花?
A. 桃花
B. 海棠
C. 菊花
诗中体现的情感基调是?
A. 快乐
B. 无奈与期待
C. 忧伤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