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2 19:54: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19:54:34
征君不可迹,萝薜望来深。
更藉空王力,高明传至今。
蒲轮三起诏,螭首一纶青。
虽表旌贤美,终非遁世心。
欲伸苹芷荐,念尔不余歆。
这位征君的足迹难以追寻,深深的萝卜与薜荔让人渴望他的到来。更是依靠那高尚的王者之力,直到今天依然传颂着他的光辉。蒲轮三次起诏,螭首青纶飘扬。虽然表彰他贤良美德,但他的心境终究不在于隐逸世外。我希望能为你献上香草的荐举,但想到你却没有丝毫的倾慕。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王世贞(1526-1590),明代著名的诗人、文学评论家。他在诗歌、散文和戏剧等方面都有所成就,尤其以诗词见长。其作品常反映当时社会的现实与人文思想,语言清新而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和文化变革的时期,诗人借此表达对高尚人格的追求,以及对世俗功名的淡然态度。
王世贞的《访明征君事读唐高御碑有感》以其独特的视角探讨了贤士之道与世俗名利之间的关系。诗中第一句“征君不可迹”便开宗明义,表达了对贤者踪迹的渴望与难寻,展示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接下来的“萝薜望来深”则通过自然意象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迷惘与期待。
全诗在结构上紧凑,意象交错,既有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也有对现实的反思。诗中的“空王力”和“高明传至今”则暗示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诗人对高尚人格的向往与对世俗成就的思考交融在一起,表现出一种内心的挣扎。
最后几句表达了诗人对贤者的期望与自身情感的矛盾,虽然希望为其推荐香草,却又感到无从倾慕。这种复杂的情感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深邃的思考与哲理,体现了王世贞对人生的深刻洞察和对理想人格的执着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高尚人格的追求与对世俗名利的淡然态度,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体现出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征君”在诗中指的是哪个人群?
诗中提到的“苹芷”象征什么?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世贞的作品与李白的《将进酒》均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但王世贞更倾向于对贤者心态的探讨,而李白则更注重享乐与豪情。两者在风格上体现了不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