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西子》

时间: 2025-04-24 20:26:30

诗句

霸越亡吴计已成,论功也合赏倾城。

西施亦有弓藏惧,不独鸱夷变姓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20:26:30

原文展示:

霸越亡吴计已成,
论功也合赏倾城。
西施亦有弓藏惧,
不独鸱夷变姓名。

白话文翻译:

吴国已被霸主越国所灭,
功劳也是应该赏赐给倾城的人。
西施虽然美丽,但她也有隐忧,
并不仅仅是鸱夷改换了名字。

注释:

  • 霸越:指越国,历史上曾与吴国争斗,最终灭吴。
  • 亡吴:吴国灭亡。
  • 倾城:形容美女,通常用来形容西施。
  • 西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因其美貌而被称为倾城之色。
  • 弓藏惧:意指西施有隐藏的恐惧,暗示她的命运。
  • 鸱夷:指另一位古代美女,因与西施同为美人,提及其改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吴伟业(1609-1672),字汝谦,号岳峤,晚明著名诗人、文学家,擅长诗词、散文及小说。他的诗歌多以历史题材和政治议论为主,风格清新豪放。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明末清初,正值国家动荡不安,吴伟业借古喻今,通过西施的故事表达对美与命运的思考,以及对历史悲剧的感慨。

诗歌鉴赏:

《西子》通过西施这一历史人物,深刻探讨了美与命运之间的关系。首句“霸越亡吴计已成”,开宗明义,直接引入历史背景,暗示了国破家亡的悲凉。接着“论功也合赏倾城”,西施作为美女,理应受到赞赏,但诗人却用“合赏”二字,透露出一种对美丽的冷淡,似乎在质疑美的价值。

诗的转折在“西施亦有弓藏惧”,将西施的美丽与她内心的恐惧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美貌背后的脆弱与无奈。这不仅是对西施个人命运的感慨,也反映出在历史洪流中,个人是多么渺小和无助。最后一句“不独鸱夷变姓名”,则是强调即使是美丽的女子也无法逃脱历史的悲剧,所有美丽的背后都有不为人知的痛苦。

整首诗以历史为背景,通过西施这一形象传达出对美与命运的深刻思考,抒发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个体命运的反思,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霸越亡吴计已成”:表明历史的残酷,吴国已被越国所灭,暗示政治斗争的结果。
  • “论功也合赏倾城”:即使功劳显赫,也应将美人西施作为赏赐,揭示了美与权力的关系。
  • “西施亦有弓藏惧”:西施虽美,却也有自己的忧虑,反映出她的无奈与悲哀。
  • “不独鸱夷变姓名”:不仅仅是鸱夷(另一位美人)的故事,所有美人都有各自的命运,强调了历史的悲剧性。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的“亡吴”与“赏倾城”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暗喻:西施的美与命运之间的关系通过“弓藏惧”暗示,表现了深刻的哲思。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西施的形象探讨了美丽与命运的复杂关系,表面上的光鲜亮丽掩盖了深层的悲伤,反映了历史的无情和个人的无力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西施:象征着绝世美人,同时也代表了美丽的悲剧。
  • :象征着隐秘的恐惧和潜在的危险,暗示美丽背后的脆弱。
  • 倾城:代表了美丽在历史中的价值与意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美女是谁? a) 王异
    b) 西施
    c) 甄氏
    d) 赵飞燕

  2. “霸越亡吴计已成”中的“吴”指的是哪个国家? a) 魏
    b) 蜀
    c) 吴
    d) 越

  3. 西施的内心状态是什么? a) 喜悦
    b) 恐惧
    c) 平静
    d) 忧伤

答案

  1. b) 西施
  2. c) 吴
  3. b) 恐惧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吴伟业的《西子》与李白的《将进酒》都涉及历史与个人命运的探讨,但风格迥异。吴的诗更关注美与命运的关系,而李的诗则强调及时行乐,表现出不同的世界观与哲学思考。

参考资料:

  • 《明清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诗歌史》
  • 《吴伟业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大雨联句 寒食日答李公择三绝次韵 其三 赠刘景文 减字木兰花 送赵令晦之 胡穆秀才遗古铜器,似鼎而小,上有两柱,可以覆而不蹶,以为鼎则不足,疑其饮器也,胡有诗,答之 用前韵作雪诗留景文 秀州僧本莹静照堂 和陶九日闲居,并引 和陶饮酒二十首 南歌子(晚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邹鲁遗风 君开头的成语 见货 工字旁的字 僚类 遮掩耳目 林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正言厉色 驼腰 包含六的成语 包含撇的词语有哪些 巛字旁的字 酬効 虽死犹生 皮字旁的字 煎药 酉字旁的字 不知自爱 丶字旁的字 径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