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20:26: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20:26:44
星点珠光,月摇镜影,隔岸疏灯沉雾。曲阑垂柳碧阴阴,望双虹卧渡桥堍。风梧乍舞,渐到耳秋声难住。问罗衣逗一襟凉意,能禁多许。欢时误,戍鼓楼钟,甚又催人去。只余酒气和烟痕,尚依回画船深树。清词丽句,看都是离歌别赋。待何时后会重招旧雨。
星星点点如珠光闪烁,明月在水面摇曳出镜子般的影子,隔着河岸稀疏的灯光在雾中沉沉浮浮。曲折的栏杆下垂柳青翠欲滴,我望着双虹卧在渡桥的岸边。风中梧桐树忽然舞动,渐渐传来耳边的秋声,令人难以安住。我问那罗裙轻摆,是否能抵挡这阵阵凉意,究竟能禁得多少?欢愉时光误了我,戍楼的鼓声和钟声又催促人离去。只剩下酒气和烟痕,依然停留在画船与深林之间。清丽的词句,似乎全是离别的歌和赋。何时才能再次相聚旧友?
张伯驹(1881-1963),字季直,号澄江,近现代诗人、书法家、画家,生于江苏,晚年定居于北京。他的诗风兼融古今,情感细腻,常以自然景物抒发内心情感。
《西子妆》是张伯驹在中元节期间创作的作品,表达了对往昔友人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描绘了夜晚的美丽景象,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情的思考,展现了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离别的惆怅。
《西子妆》通过细腻的意象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物的深刻观察与对人事变迁的感慨。整首诗以秋夜为背景,月光、星光、灯光交相辉映,勾勒出一幅美丽而又略显孤独的画面。诗中“星点珠光,月摇镜影”开篇即以清丽的意象吸引读者,营造出一种梦幻的氛围。接着,诗人通过“曲阑垂柳碧阴阴”描绘出自然的静谧与幽深,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层次。
在诗的中段,诗人通过“风梧乍舞,渐到耳秋声难住”描绘了秋天的来临,暗示着时光的无情与生命的流逝。“问罗衣逗一襟凉意,能禁多许”表达了对美好瞬间的珍惜与对未来的焦虑。最后,诗人在“只余酒气和烟痕”一句中,通过酒与烟的意象,将离愁别绪化作淡淡的惆怅,令人感到余音绕梁。
整首诗在细腻的描绘中,融入了对友人的怀念与对旧日时光的追忆,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又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深厚的人文情怀。
整首诗围绕着离别与重聚的主题,通过描绘秋夜的美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惋惜,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思考。
诗中“风梧乍舞”是指什么?
诗的主题是什么?
“问罗衣逗一襟凉意,能禁多许”中的“罗衣”指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