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白雀寺秀上人新诗时有开元以前调又能作本色语出行卷谒余求订且将北游赋此送之》

时间: 2025-05-09 13:49:07

诗句

六朝富僧藻,末宋始逃禅。

及尔操觚日,逢余瘗砚年。

曹溪一偈后,衣钵几人传。

琢叶妨元气,拈花合自然。

思超灵鹫表,格逸景龙前。

莫以文通拙,徒成怨别篇。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13:49:07

原文展示

白雀寺秀上人新诗时有开元以前调又能作本色语出行卷谒余求订且将北游赋此送之

六朝富僧藻,末宋始逃禅。
及尔操觚日,逢余瘗砚年。
曹溪一偈后,衣钵几人传。
琢叶妨元气,拈花合自然。
思超灵鹫表,格逸景龙前。
莫以文通拙,徒成怨别篇。

白话文翻译

六朝时期的富贵僧侣擅长词藻,到了末宋时代便开始逃避禅宗。你在操觚的日子里,恰逢我埋砚的年头。曹溪一偈之后,衣钵的传承者又有几人呢?琢磨叶子只会妨碍元气,随意拈花才是合乎自然。思绪飞越灵鹫峰,格调超逸于景龙之前。不要因为文辞的通达而显得拙劣,徒然成就怨恨别离的篇章。

注释

  • 富僧藻:指的是富贵的和尚,擅长文辞。
  • 操觚:古代文人作诗、作赋的工具。
  • 瘗砚:埋藏砚台,象征诗人的创作停滞或隐退。
  • 曹溪:指曹洞宗的发源地,暗指禅宗。
  • 衣钵:指僧人的法器,象征传承。
  • 琢叶:雕琢叶子,象征对自然的干预。
  • 灵鹫:灵鹫山,禅宗圣地。
  • 景龙:指唐代的李白,代表超逸的境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世贞(1526-1590),明代著名的诗人、散文家、戏曲家,擅长诗歌、散文和戏曲创作。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脱俗,往往融入个人的感悟和对自然的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王世贞晚年,正值他对文人生活和禅宗哲学的深刻反思。诗中对过去的追忆及对现状的感慨,展现了他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表达了王世贞对当时文人境况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提到六朝时期的富贵僧侣,暗示了文学与禅宗之间的复杂关系。在历史的长河中,文人常常在物质与精神之间挣扎,诗人通过“操觚日”和“瘗砚年”的对比,表现了他个人创作的艰难与内心的孤独。

“曹溪一偈后,衣钵几人传”,这句表达了对禅宗传承的反思,几乎所有的哲学思想都有其传承者,但真正能继承下去的却少之又少。接下来的“琢叶妨元气,拈花合自然”则进一步深化了自然与人的关系,强调了自然之美与人造之美的矛盾。

诗的最后两句“莫以文通拙,徒成怨别篇”告诫人们,文辞的华丽并不能掩盖内心的拙劣,反而可能导致误解和怨恨。这一思想在当今依然具有现实意义,提醒我们在追求文采的同时,更应关注内心的真实情感与思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六朝富僧藻,末宋始逃禅:回顾历史,指出文人追求华丽文学的趋势,以及逃避禅宗的现象。
  • 及尔操觚日,逢余瘗砚年:个人创作的时间与历史的交错,表达了对创作的无奈。
  • 曹溪一偈后,衣钵几人传:反思禅宗的传承者少,强调真正的智慧难得。
  • 琢叶妨元气,拈花合自然:批评过度雕琢的艺术,与自然和谐的艺术相对比。
  • 思超灵鹫表,格逸景龙前:思绪高远,表达了对自由与超脱的向往。
  • 莫以文通拙,徒成怨别篇:告诫人们华丽的文辞并不能掩盖内心的空虚与拙劣。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琢叶妨元气,拈花合自然”,形成鲜明对比。
  • 比喻:通过“瘗砚”暗示创作停滞。
  • 排比:诗中多处使用排比,加深情感的层次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历史的回顾与自我反思,探讨了文学与禅宗、自然之间的关系,强调了内心真实的重要性,提醒人们要在追求外在形式的同时,不忘自身的真实情感与思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僧藻:象征文人对华美词藻的追求。
  • 瘗砚:象征创作的停滞与隐退。
  • 曹溪、灵鹫:代表禅宗的圣地,象征对智慧的追求。
  • 琢叶、拈花:自然与人工的对立,表现艺术的不同取向。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六朝富僧藻”中的“僧藻”指的是?

    • A. 僧侣的才华
    • B. 诗人的情感
    • C. 书法艺术
    • D. 物质财富
  2. “琢叶妨元气”意指?

    • A. 细致的工艺
    • B. 对自然的干扰
    • C. 追求完美
    • D. 文人的生活
  3. 诗中提到“曹溪一偈”主要是为了?

    • A. 赞美禅宗
    • B. 反思文化传承
    • C. 描述自然景色
    • D. 表达个人情感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王世贞与李白的对比:

  • 王世贞的诗强调内心的真实与历史的反思,而李白的诗则更多地表现出豪放与洒脱,倾向于人对自然的感悟与超脱。

参考资料

  • 《明代诗歌鉴赏》
  • 《王世贞诗文集》
  • 《中国古典诗词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望江南 望江南 望江南 望江南 望江南 望江南 其二 本意 望江南 其二 望江南 望江南 其五 望江南 其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胜不骄,败不馁 客单 蓬葆 見字旁的字 仙丹 鬼开头的成语 扬眉伸气 骨字旁的字 间不容缓 目字旁的字 广字头的字 餔糟歠醨 帷帟 卵翼之恩 采字头的字 赠答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