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9:34:52
侍御苏君按滇中赋得五言八韵送之
作者: 王世贞 〔明代〕
原文展示:
高帝何神武,魋编悉内臣。
狎闻骢马使,时祀碧鸡神。
自尔輶轩发,能开象魏新。
坐令骄帅摄,行得悍王驯。
斧划昆明曙,鞭回僰爨春。
片言摇地轴,尺疏动星辰。
蛮府音从革,奚囊句尽珍。
清朝揆地好,不必问埋轮。
白话文翻译:
高祖(刘邦)何等的神武,调度内臣如同魋编。
常常听到骢马的声音,祭祀碧鸡神的日子。
自从你的车辇出发,能够开启新的象征。
让骄横的将领来掌控,行使得驯服的王权。
斧头划破昆明的曙光,鞭声回荡在春天的僰爨。
一句话就能摇动地轴,尺幅之间动摇星辰。
蛮族的府音都改换,奚囊的诗句尽显珍贵。
清明的朝代治理天下极好,不必再问埋轮的事。
注释:
- 高帝:指汉高祖刘邦,开创汉朝。
- 魋编:魋,古代一种工具,编指整合,形容内臣的调度。
- 骢马:一种马,骢色,常用于形容华丽的马车。
- 碧鸡神:古代神灵,祭祀时的图腾。
- 輶轩:车辇,古代帝王的座驾。
- 象魏新:象征魏国的新的局面。
- 骄帅:骄横的将领。
- 悍王:勇猛的君主。
- 昆明:地名,象征着光明与希望。
- 蛮府:少数民族的居住地。
- 奚囊:奚族,代表多元文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世贞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以诗词、散文和戏曲著称。他的作品风格独特,常常关注社会现实和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明代,时值社会动荡与政治变革之际,王世贞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借鉴,表现了对国家治理的思考和对未来的展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高祖刘邦为开篇,展现了历史的沧桑与英雄的气概。诗人通过回顾历史,反思当代,表达了对国家治理的深切关注。诗中提到的“骢马”“碧鸡神”等意象,既象征着权力的象征,也隐喻着文化的传承。王世贞用丰富的历史典故和深邃的哲理思考,构建了一个充满张力的诗歌空间。通过对“清朝揆地好”的赞美,诗人传递出对理想政治的憧憬,展现了对民族未来的信心与期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高帝何神武:感叹刘邦的伟大。
- 魋编悉内臣:形容内臣的调度能力。
- 狎闻骢马使:听到骢马的声音,表现王朝的威仪。
- 时祀碧鸡神:祭祀的传统,代表文化延续。
- 自尔輶轩发:车辇出发,象征权力之行。
- 能开象魏新:展现新的局面,寓意变革。
- 坐令骄帅摄:权力的集中。
- 行得悍王驯:勇猛的统治。
- 斧划昆明曙:开创新的局面。
- 鞭回僰爨春: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 片言摇地轴:一句话的力量。
- 尺疏动星辰:影响广泛。
- 蛮府音从革:文化的变革。
- 奚囊句尽珍:珍贵的诗句。
- 清朝揆地好:赞美清朝的治理。
- 不必问埋轮:历史的教训。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斧划昆明曙,鞭回僰爨春”展现出音韵的和谐美。
- 比喻:通过历史人物比喻现实,增强诗的表达力度。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对未来的展望,表达了对国家的关切和对理想政治的追求,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考与文化自信。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高帝:象征权力与历史的重任。
- 骢马:富贵与华丽的象征。
- 碧鸡神:文化与传统的符号。
- 昆明:光明与希望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高帝”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 A. 刘邦
- B. 朱元璋
- C. 曹操
- D. 李世民
-
“蛮府音从革”中的“蛮”指的是?
- A. 中原人
- B. 少数民族
- C. 外国人
- D. 商人
-
诗中提到的“碧鸡神”是什么?
- A. 一种动物
- B. 祭祀的对象
- C. 地名
- D. 诗歌的题材
答案:
- A. 刘邦
- B. 少数民族
- B. 祭祀的对象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by 张若虚
- 《登高》 by 杜甫
诗词对比:
- 王世贞的《侍御苏君按滇中赋得五言八韵送之》和杜甫的《登高》都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关切,但王世贞更侧重于历史与文化的传承,而杜甫则更关注个人的悲苦与社会的动荡。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王世贞研究》
- 《中国诗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