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3 13:57: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3 13:57:01
送子遹
陆游 〔宋代〕
隔一涛江路岂遥,踌躇不觉欲魂销。
寄书勿遣过三日,发渡何曾无两潮。
睡少不关茶作祟,愁多却赖酒时浇。
柯桥西畔斜阳岸,谁为离人惜柳条?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子遹的送别之情。诗中提到,虽然一条江水隔着彼此的距离并不算远,但诗人却因思念而感到灵魂都快要消散了。希望寄出的书信不要超过三天才送到,因为渡江时潮水的变动总是来去不定。诗人夜里睡得少是茶的缘故,而愁苦多了则是酒来缓解。最后,在柯桥的西岸,夕阳下,诗人感叹,谁能够为离别的人惋惜那柳条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柯桥”指的是浙江绍兴的柯桥,是陆游家乡,历史上与诗词、文化有深厚的渊源。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他在文学上成就斐然,尤其以词和诗著称,作品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对社会的关心。
创作背景:
《送子遹》是陆游在送别友人时所作,反映了他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同时也流露出对离别的惆怅与思念。此时正值南宋时期,国家局势动荡,陆游常常以诗歌抒发内心的忧愁与期盼。
《送子遹》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意象展示了离别的愁苦。全诗以“隔一涛江路岂遥”开篇,立即引入了空间与时间的紧张感,尽管地理上距离不远,但心灵上的隔阂却让人倍感思念。陆游用“踌躇不觉欲魂销”来形象地表达了思念之深,情感之切。
接下来的两句“寄书勿遣过三日,发渡何曾无两潮”则展现了他对友人寄信的焦虑,期望能够尽快收到回应。这里的潮水意象不仅突显了江河的流动,也象征着人生的无常与变幻,增添了诗歌的哲理深度。
“睡少不关茶作祟,愁多却赖酒时浇”一联,通过日常生活的细节,展现了诗人因思念而失眠的状态,茶与酒的对比,体现了他内心的挣扎与无奈,既希望借酒浇愁,又无奈于愁苦的深重。
最后一句“柯桥西畔斜阳岸,谁为离人惜柳条”,则把离别之情提升到一个更为广阔的人生境界,夕阳映照,柳条轻拂,既有自然之美,又有离愁之苦。诗人以“谁为离人惜柳条”反问,令人深思,表达了对离别时刻的惋惜与孤独。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使读者在朗读之际不禁感同身受,流连于诗人的情感世界中。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与离别的惆怅,反映了人际关系中的关怀与告别时的无奈,充满了对时间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送子遹》是由哪位诗人创作的?
A. 杜甫
B. 陆游
C. 李白
诗中提到“寄书勿遣过三日”,这句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希望朋友来访
B. 对书信的期待
C. 对时间的无奈
诗中“柯桥”指的是哪个地方?
A. 江苏
B. 浙江
C. 广东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陆游的《送子遹》与李白的《送友人》均表达了离别的情感,但陆游更侧重于内心的思念与忧愁,而李白则表现出一种豪放与洒脱。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个性与境遇。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