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东京次新安道中》

时间: 2025-05-07 06:07:04

诗句

贼去兵来岁月长,野蒿空满坏墙匡。

旋从古辙成深谷,

几见金舆过上阳。

洛水送年催代谢,嵩山擎日拂穹苍。

殊时异世为儒者,不见文皇与武皇。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07:04

原文展示:

东京次新安道中 徐夤 〔唐代〕

贼去兵来岁月长,野蒿空满坏墙匡。 旋从古辙成深谷,几见金舆过上阳。 洛水送年催代谢,嵩山擎日拂穹苍。 殊时异世为儒者,不见文皇与武皇。

白话文翻译:

贼寇离去,士兵到来,岁月漫长,野外的蒿草空自长满了破败的墙角。 古老的轨迹转变成了深谷,几次见到金色的车舆经过上阳宫。 洛水送走了岁月,催促着世代的更替,嵩山高耸,仿佛擎起了太阳,拂拭着苍穹。 在不同的时代,作为儒者,我看不到文皇与武皇。

注释:

字词注释:

  • 贼去兵来:指战乱频繁,贼寇离去后,士兵又来驻守。
  • 野蒿:野生的蒿草。
  • 坏墙匡:破败的墙角。
  • 旋从古辙:指沿着古老的轨迹。
  • 金舆:指皇帝的车驾。
  • 上阳:指上阳宫,唐代皇宫之一。
  • 洛水:流经洛阳的河流。
  • 嵩山:位于河南省,五岳之一。
  • 擎日:比喻山峰高耸,仿佛托起了太阳。
  • 拂穹苍:拂拭着苍穹,形容山峰高耸入云。
  • 殊时异世:指不同的时代。
  • 文皇与武皇:指唐太宗李世民和唐高宗李治,分别谥号文皇帝和武皇帝。

典故解析:

  • 金舆过上阳:指皇帝的车驾经过上阳宫,象征皇权的威严。
  • 洛水送年:洛水流经洛阳,古人常用洛水象征时间的流逝。
  • 嵩山擎日:嵩山高耸,古人常用嵩山象征国家的稳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夤,唐代诗人,生平不详。其诗多抒发个人情感,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战乱频仍的社会现实,表达了诗人对时代变迁的感慨和对皇权的怀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战乱岁月、自然景象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时代变迁的深沉感慨。诗中“贼去兵来岁月长”一句,直接点出了战乱频仍、岁月漫长的社会现实,而“野蒿空满坏墙匡”则进一步以自然景象的荒凉来象征社会的破败。后两句通过对洛水和嵩山的描绘,既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又隐喻了国家的稳固与变迁。最后两句则直接抒发了诗人作为儒者,对文皇与武皇的怀念,以及对时代变迁的无奈。整首诗情感深沉,意象丰富,语言凝练,是一首优秀的唐代诗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直接点出战乱频仍、岁月漫长的社会现实。
  • 第二句:以自然景象的荒凉来象征社会的破败。
  • 第三句:通过古辙成深谷的描绘,隐喻时代的变迁。
  • 第四句:通过金舆过上阳的描绘,象征皇权的威严。
  • 第五句:通过洛水送年的描绘,表达时间的流逝。
  • 第六句:通过嵩山擎日的描绘,隐喻国家的稳固。
  • 第七句:直接抒发诗人作为儒者的感慨。
  • 第八句:表达对文皇与武皇的怀念,以及对时代变迁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嵩山擎日拂穹苍”,将嵩山高耸入云的景象比喻为擎起了太阳,拂拭着苍穹。
  • 拟人:如“洛水送年催代谢”,将洛水拟人化,仿佛它在送走岁月,催促着世代的更替。
  • 对仗:如“贼去兵来岁月长,野蒿空满坏墙匡”,通过工整的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战乱岁月、自然景象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时代变迁的深沉感慨,以及对皇权的怀念和对时代变迁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贼去兵来:战乱频仍的意象。
  • 野蒿空满坏墙匡:荒凉破败的意象。
  • 古辙成深谷:时代变迁的意象。
  • 金舆过上阳:皇权威严的意象。
  • 洛水送年:时间流逝的意象。
  • 嵩山擎日:国家稳固的意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贼去兵来”指的是什么? A. 战乱频繁 B. 士兵训练 C. 贼寇逃走 D. 士兵离去 答案:A

  2. “野蒿空满坏墙匡”中的“野蒿”象征什么? A. 自然美景 B. 荒凉破败 C. 丰收景象 D. 野草茂盛 答案:B

  3. “嵩山擎日拂穹苍”中的“擎日”比喻什么? A. 太阳升起 B. 山峰高耸 C. 太阳落下 D. 山峰低矮 答案:B

  4. 诗中提到的“文皇与武皇”指的是谁? A. 唐太宗和唐高宗 B. 唐玄宗和唐肃宗 C. 唐中宗和唐睿宗 D. 唐高祖和唐太宗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同样反映了战乱频仍的社会现实。
  • 王维《山居秋暝》:以自然景象的宁静来象征内心的平和。

诗词对比:

  • 徐夤《东京次新安道中》与杜甫《春望》:两者都反映了战乱频仍的社会现实,但徐诗更多抒发个人情感,而杜诗则更多表达对国家的忧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徐夤的全部诗作。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唐代诗歌的发展历程。
  • 《唐诗三百首》:精选了唐代优秀诗作,包括徐夤的作品。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清平乐·癸巳正月十一日偕室人同登阳明山看樱花杜鹃 清平乐 清平乐 其三 长命缕 清平乐 春日 见继昌《左庵词话》 清平乐 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五周年纪念祝词 清平乐 梅 清平乐·寄题彦通屯云馆 清平乐(饮宴) 清平乐 清平乐 新都道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交戟 汗流浃踵 峙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麋蒙虎皮,攻之者众 兴复不浅 连三并四 支字旁的字 生字旁的字 老虏 花绣 穷兵黩武 力字旁的字 逃屋 龙驭上宾 攒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色字旁的字 包含逃的成语 龜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