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送许丞还洛阳》

时间: 2025-05-23 12:12:21

诗句

剡茗情来亦好斟,空门一别肯沾襟。

悲风不动罢瑶轸,忘却洛阳归客心。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3 12:12:21

原文展示

送许丞还洛阳
作者: 皎然 〔唐代〕

剡茗情来亦好斟,
空门一别肯沾襟。
悲风不动罢瑶轸,
忘却洛阳归客心。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与朋友许丞分别时的复杂情感。虽然剡溪的茶情味美,令人陶醉,但在空灵的寺庙中分别时,心中难免生出几分惆怅。即使悲风不再吹动华丽的车帷,我却也忘却了他归向洛阳的心情。

注释

字词注释

  • 剡茗:剡溪的茶,指的是剡溪地区出产的茶叶,象征着美好的友情与情谊。
  • 空门:指的是寺院,象征着清静与超脱。
  • 瑶轸:瑶是美玉的意思,轸是车帷,形容华丽的车。
  • 沾襟:沾湿衣襟,形容伤感或泪水。

典故解析
“洛阳”是唐代的重要城市,常常用作诗人朋友归去的象征。诗中涉及的送别主题,在唐诗中屡见不鲜,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珍重和对分别的伤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皎然,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世纪,以山水田园诗见长,风格清新自然,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皎然与朋友许丞分别之际,表达了对友人归去的惆怅与深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士人之间的友情与相互关怀。

诗歌鉴赏

这首《送许丞还洛阳》通过简练的语言,展现了诗人与朋友分别时的深情厚谊。首句“剡茗情来亦好斟”直接点明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剡溪的茶象征着友人的情义,令人陶醉。而第二句“空门一别肯沾襟”则传达了离别时的伤感,空门的清静与孤寂映衬出诗人内心的失落和不舍。接下来的两句“悲风不动罢瑶轸,忘却洛阳归客心”中,诗人对外界环境的描写与内心情感的反差,表现出即使外界环境平静,内心却难以平静。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表现了诗人与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以及面对离别时的无奈与悲伤。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剡茗情来亦好斟:剡溪的茶味道美好,表达了与友人共享茶的愉悦,暗示了友谊的珍贵。
  • 空门一别肯沾襟:在空灵的寺院中,离别时的悲伤让诗人的衣襟沾满泪水,表现了离别的痛苦。
  • 悲风不动罢瑶轸:即使悲风不再吹动华丽的车帷,暗示着外界的宁静与内心的波动形成对比。
  • 忘却洛阳归客心:诗人心中对友人归向洛阳的牵挂与思念,反映了对友人未来的关心。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空门”与“瑶轸”的对比,表现了内外情感的冲突;同时,意象丰富,茶、空门、瑶轸等意象相互交织,营造出情感的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主题围绕着友谊与离别,表现了对友人的珍视与对分别的感伤,传达了唐代士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剡茗:象征友谊,温暖与美好回忆。
  • 空门:象征超脱与孤独,反映内心的寂寞。
  • 瑶轸:象征华丽与美好,反衬出离别的苦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剡茗”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剡溪的茶
    C. 一种酒
    D. 一种果

  2. “空门”在诗中意指什么?
    A. 酒馆
    B. 寺院
    C. 家庭
    D. 学校

  3. 诗中表现的主要情感是?
    A. 高兴
    B. 怀念与惆怅
    C. 愤怒
    D. 无聊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同样表现了对友人的期望与眷恋。
  •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表达了对朋友离去的感慨。

诗词对比

  • 皎然与王之涣的作品都涉及送别主题,但皎然更注重内心情感的细腻描写,而王之涣则侧重于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色与人生理想。两者虽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却都深刻反映了唐代士人之间的深情厚谊。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传》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齐天乐(秋兴) 月当厅 燕归梁 点绛唇(六月十四日夜,与社友泛湖过西陵桥,已子夜矣。) 瑞鹤仙(赋红梅) 夜合花(赋笛) 贺新郎(六月十五日夜西湖月下) 花心动 隔浦莲(荷花) 隔浦莲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神术妙策 包含祗的词语有哪些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父字头的字 三点水的字 寝阙 蠹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附骨之疽 况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鸟字旁的字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两性氧化物 毛字旁的字 日字旁的字 年高德卲 管段 舞蹈 除暴安良 没卫饮羽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