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如梦令 汪淑娟女史过寄园,见访口占》

时间: 2025-05-07 01:29:14

诗句

曾记去年春晓。

斜倚阑干同笑。

有句正联吟,忽报海棠开了。

开了。

开了。

今日此情又肖。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1:29:14

原文展示

曾记去年春晓。斜倚阑干同笑。有句正联吟,忽报海棠开了。开了。开了。今日此情又肖。

白话文翻译

我记得去年春天的早晨,我们斜倚在栏杆上嬉笑。正吟诵着一副对联,突然听说海棠花开了。开了。开了。今天的情景又像那时一样。

注释

  • 春晓:指春天的早晨,象征生机和美好。
  • 斜倚阑干:斜靠在栏杆上,形象描绘出一种轻松、惬意的姿态。
  • 正联:指对联,通常由两个对仗的句子组成,具有文雅的韵律感。
  • 海棠:一种花,通常象征着美丽和娇嫩。
  • :相似、相像。

典故解析

海棠花在中国文学中常常被用作美丽、忧伤和春天的象征。《红楼梦》中也提到海棠,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孙莹培,清代女诗人,擅长词作,作品多表现女性情感与生活。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春天,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体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生命的轮回。

诗歌鉴赏

《如梦令》通过简单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温馨的春日图景。诗人回忆起去年的春晨,与友人一起斜倚在栏杆上,欢声笑语,吟诵对联的情景。通过“海棠花开了”的消息,唤起了对往昔的深切怀念。反复的“开了”,不仅增强了诗的韵律感,也体现了春天带来的无限生机与希望。诗的最后一句“今日此情又肖”,显示出岁月的流逝与情感的恒久,尽管时光变迁,但美好的情感依然在。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曾记去年春晓”:引入回忆,设置时间背景。
    • “斜倚阑干同笑”:描绘轻松愉悦的场景。
    • “有句正联吟”:强调文化氛围,增添雅趣。
    • “忽报海棠开了”:转折,带来惊喜与期待。
    • “开了。开了。”:重复,突出花开之美。
    • “今日此情又肖”:总结,感情的延续。
  •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使用的对联形式,增加了诗的韵律感。
    • 反复:反复“开了”,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主题思想:怀旧与对春天生机的向往,表现了对友谊和美好时光的珍惜。

意象分析

  • 海棠:象征美丽、青春和短暂的生命。
  • 春晓:代表新生与希望,传递出生命的活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怀旧 B. 哀伤 C. 赞美自然

  2. “海棠开了”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A. 失去 B. 美好与希望 C. 冷漠

  3. 诗中提到的“正联”是什么? A. 一种花 B. 一种诗歌形式 C. 一种乐器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
  • 李清照《如梦令》

诗词对比

  • 对比孙莹培与李清照的作品,均展现出女性情感与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但风格上,前者更注重春日的生机,后者则更倾向于表现内心的忧伤与思念。

参考资料

  • 《清代女诗人作品集》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 《海棠花相关文学研究》

相关查询

疏影·文官果树 疏影·题陈同叔绿梅花下填词图 疏影 菊花 疏影 寄月坡 疏影 咏影 疏影 咏帘钩 疏影 和苍虬同年湖楼感旧原韵 疏影 为眉云画梅花便面并赋此解题之 疏影 题卞赛印次愚公韵 疏影 自题“种菊补篱图”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跳丸日月 替死鬼 玉字旁的字 幺字旁的字 金字旁的字 叔献 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 米字旁的字 残结尾的成语 ISBN 遗弛 惟桑 人字头的字 头面人物 整冠纳履 荣祚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