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0:09: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0:09:44
风动黄花影乱。月上纱窗一半。夜坐觉寒生,烛尽香残梦断。人倦。人倦。怕听哀鸿啼怨。
风吹动黄花影子摇曳不定,月光照在纱窗的一半。夜里静坐感到寒意袭来,蜡烛快要熄灭,香气已尽,梦也随之断绝。人感到疲倦,心中无奈,只怕听见悲鸿的哀鸣与怨怼。
“哀鸿”出自《离骚》,常用来比喻孤独和哀伤的情绪。在古代,鸿雁被视为秋冬季节的候鸟,它们的叫声往往使人感到凄凉。
这首《如梦令 秋夜》以清丽的笔触描绘了一个秋夜的静谧与凄凉。开头两句,风吹动着黄花的影子,月光透过纱窗洒入,营造了一种朦胧而又美丽的意境,让人感受到秋夜的宁静与美好。然而,随着后面的描写,诗人慢慢揭示了内心的寒意与孤独。夜坐之际,寒意袭来,蜡烛将尽,香气散去,仿佛一切美好的事物都在这一刻消逝。最后的“人倦”,更是将那种无奈与孤独推向高潮,直面内心的疲惫与对哀伤的畏惧。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巧妙地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无奈,展现了秋夜的清冷与思念的情绪。在形式上,诗句简练,意象丰富,既有视觉上的美感,又有情感上的共鸣,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秋夜孤寂的感受和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无奈,深刻地揭示了人对生命短暂和孤独的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黄花”指的是什么?
“哀鸿”在诗中象征什么?
诗中表现的情感基调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以“梦”为主题,展现了女性在孤独中对往昔的追忆,情感深邃,展现出不同的视角与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