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00:14: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00:14:48
樊江
作者:陆游
手中一卷养鱼经,又向樊江上草亭。
朝雨染成新涨绿,春烟澹尽远山青。
榜舟不厌频来往,岸帻常须半醉醒。
赋罢新诗自高咏,满汀鸥鹭欲忘形。
我手中拿着一本养鱼的书,又来到樊江边的草亭。
晨雨把风景染成了新涨的绿色,春天的雾气淡淡地消散在远山上。
小船来来往往,我一点也不觉得厌倦,岸边的帽子常常需要在半醉中清醒。
写完新诗我自得其乐,满汀的鸥鹭似乎也要忘却了形体。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鸥鹭”,在古诗中常用来象征自然的和谐与宁静,代表了诗人与自然的融洽关系。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晚号“老夫”,南宋著名诗人、爱国志士。他一生经历了北宋灭亡及南宋建立,诗歌风格多样,以豪放和婉约并重,常表达爱国情怀与人生态度。
创作背景: 《樊江》写于陆游晚年,时他身处南宋,内忧外患并存,诗中流露出他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反映了他在逆境中仍然追求诗意生活的精神。
《樊江》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与人内心感受的诗。诗中,陆游通过描绘樊江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首先,诗的开头提到“手中一卷养鱼经”,这不仅点明了他与自然的密切关系,也暗示了他对养鱼技艺的研究和兴趣。接着,诗中“朝雨染成新涨绿”一句,生动地描绘了春雨过后,樊江两岸生机勃勃的景象,展现了自然的复苏与美好。
再往后,诗人描绘了在水边小舟来往的场景,反映他对生活的热情与对自然的亲近。“岸帻常须半醉醒”一句,表达了诗人在自然美景中陶醉的心情,似乎在暗示他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反思。最后,写完新诗后,鸥鹭在汀洲飞舞,象征着自然的自由与诗人的心灵解放,诗人似乎在此刻陶醉于自然与文学的结合之中。
整首诗在意象上层次分明,通过生动的描绘与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具有很强的画面感和情感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以及在逆境中追求精神寄托的心情。它不仅是对美好自然的描绘,也是诗人自我反思与表达的体现。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养鱼经”是指什么?
A. 一本关于养鱼的书
B. 一种鱼的品种
C. 一种烹饪技巧
诗人借助自然景色表达的情感是什么?
A. 对生活的厌倦
B. 对自然的热爱与追求
C. 对战争的反思
“满汀鸥鹭欲忘形”中的“鸥鹭”象征着什么?
A. 自由与和谐
B. 战争与悲伤
C. 城市的繁忙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