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玉楼春二首 其二》

时间: 2025-05-03 21:12:21

诗句

春风著意催花信,眉黛远山颦不尽。

愁多酒浅不胜情,当筵粉颊残红晕。

倦游怕说文园病,寥落琴心君莫问。

相思一夜减腰围,剔尽银釭多少恨。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12:21

原文展示:

春风著意催花信,眉黛远山颦不尽。
愁多酒浅不胜情,当筵粉颊残红晕。
倦游怕说文园病,寥落琴心君莫问。
相思一夜减腰围,剔尽银釭多少恨。

白话文翻译:

春风特意催促花开,远处的山眉黛如愁眉般不断皱紧。
愁苦多而酒少,难以抒发我的情感,在宴席上,脸颊的红晕已经消退。
我因游荡而感到疲倦,不愿提及心中的忧郁,琴心寥落,君子请莫问。
思念一夜之间使我消瘦,细细算来,灯下的恨意又有多少。

注释:

  • 春风:春天的风,象征着温暖和新的生命。
  • 眉黛:指女子的眉毛,带有忧愁的神情。
  • 愁多酒浅:愁苦多而酒少,酒无法解愁。
  • 当筵:在宴席之上。
  • 粉颊:指女子的脸颊,涂抹了粉。
  • 倦游:疲倦的游历,暗指心灵的疲惫。
  • 琴心:指对音乐的热爱与情感。
  • 相思:思念之情。
  • 银釭:银色的灯,夜晚的象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东父,近代诗人,生于清末民初,活跃于诗坛,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物与人间情感,善于表达内心的愁苦与思念。

创作背景:

《玉楼春二首》是刘东父在春天之际所作,正值花开之时,诗人通过春风的描绘,表达了对人事的感慨与内心的忧愁。诗中反映出作者在春光明媚的表象下,内心却充满了愁苦与思念的复杂情感。

诗歌鉴赏:

《玉楼春二首 其二》是一首散发着淡淡愁绪的词作,开篇即以“春风著意催花信”引入,春风温柔地催促着花的绽放,这不仅是自然界的景象,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映射。接下来的“眉黛远山颦不尽”则描绘了远山如眉的愁苦,表现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难以言表的忧伤。

“愁多酒浅不胜情”一句,简洁有力,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苦痛与孤独,尽管有酒助兴,却难以缓解那深沉的愁绪。宴席上的欢声笑语未能掩盖心中的伤感,脸颊的红晕也因愁苦而消退,体现了情感的脆弱。

后两句“倦游怕说文园病,寥落琴心君莫问”中,诗人以“倦游”来表达心灵的疲惫,似乎在告诫对方不要探询自己的心事,这种隐秘的忧愁让人感到无奈与无助。最后一句“相思一夜减腰围,剔尽银釭多少恨”则将思念与痛苦紧密相连,暗示着思念的折磨,如同夜晚的灯光照亮心底的恨意。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内心的失落,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对比,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春风著意催花信:春风似乎专门用来催促花开的消息,暗示春天的来临与生命的绽放。
  • 眉黛远山颦不尽:远山如眉的形状,表现出一种忧郁的情绪,似乎在诉说着心中的愁苦。
  • 愁多酒浅不胜情:愁苦无法用酒来解,表达了诗人感情的深沉与无奈。
  • 当筵粉颊残红晕:宴席上的欢愉无法掩盖内心的忧伤,脸颊的红晕也已消退,体现出愁苦的侵蚀。
  • 倦游怕说文园病:游历的疲惫让诗人不愿提及心中的病痛,隐含着对内心痛苦的回避。
  • 寥落琴心君莫问:琴心虽在,却如同寥落的心情,劝告对方不要追问自己的内心。
  • 相思一夜减腰围:思念使人消瘦,体现了爱情的痛苦与折磨。
  • 剔尽银釭多少恨:在灯光下思念的痛苦愈发明显,恨意如影随形,难以释怀。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愁多酒浅不胜情”与“当筵粉颊残红晕”,形成了情感与景象的对仗。
  • 拟人:春风被赋予情感,似乎在主动催促花开,增强了春天的生动感。
  • 比喻:远山的眉黛比喻着女子的愁苦,使得意象更加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现了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愁苦,展现了诗人在欢愉表象下的深沉思念与无奈,反映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对内心痛苦的挣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风:象征生命的希望与美好。
  • 眉黛:代表愁苦与柔情。
  • :象征抒发情感的工具,却又显得无力。
  • 粉颊:美丽的外表与内心的失落形成对比。
  • 琴心:音乐与情感的结合,表达内心的情感波动。
  • 银釭:夜的象征,代表思念的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春风”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冷漠
    B. 生命的希望
    C. 绝望

  2. “愁多酒浅不胜情”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无奈与孤独
    C. 兴奋

  3. “倦游怕说文园病”中的“文园病”可能指的是? A. 文化的无聊
    B. 对生活的厌倦
    C. 内心的忧愁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思念与愁苦,但更加侧重于女性的细腻情感。
  • 苏轼的《水调歌头》:虽然是对月抒怀,但也表现出对人生的感慨与思考,情感更加豪放。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看到不同诗人在表达情感时所采用的不同手法与风格,反映出他们各自的文化背景与个性。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虞美人 生查子 酒泉子 清平乐 风流子 应天长 望梅花 更漏子 浣溪沙 谒金门·留不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余责 磨拳擦掌 先字旁的字 罟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傥来之物 福昌 双人旁的字 裸尸 病字头的字 宸赠 挑得篮里便是菜 盈箱累箧 辛字旁的字 娘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贝字旁的字 拳菜 北辰星拱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