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初秋閒记园池草木五首 其三》

时间: 2025-04-27 12:12:46

诗句

旱地莲花娇小,水盆栀子幽芳。

薇帐半年春艳,桂丛四季秋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12:46

原文展示:

旱地莲花娇小,水盆栀子幽芳。
薇帐半年春艳,桂丛四季秋香。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初秋园池中的植物景象:在干旱的土地上,莲花娇小而美丽;水盆中,栀子花幽静而芬芳。薇帐在春天时盛开了半年的艳丽花朵,而桂花丛则在四季中散发着秋天的香气。

注释:

  • 莲花:水生植物,象征着高洁和美好。
  • 栀子:一种常绿灌木,花香浓郁,常用作花卉。
  • 薇帐:指的是一种名为“薇”的植物,通常用于形容花开的繁盛。
  • 桂丛:指桂花树,秋天开花,香气四溢。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致能,号退庵,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词人和书法家。他的诗歌作品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常常描写田园风光和个人感受。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初秋时节,反映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对生活的热爱。诗中描绘的植物与季节变化,展现了诗人在闲暇时对庭园的欣赏与思索。

诗歌鉴赏:

范成大的《初秋闲记园池草木五首 其三》以简练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秋季园池中的植物景象。诗的前两句“旱地莲花娇小,水盆栀子幽芳”通过对比,展现了不同环境中植物的独特之美。莲花在干燥的土地上,虽然娇小,却显得尤为珍贵;而栀子花则在水盆中静静绽放,散发出幽雅的芬芳,给人一种清新、宁静的感觉。

接下来的“薇帐半年春艳,桂丛四季秋香”则转向对季节的描绘。薇的花期长达半年,象征着春天的绚烂;而桂花则是秋季的代表,四季常青却在秋天时香气更为浓郁,传达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变化。整首诗通过植物的生长状态,巧妙地反映了季节更迭的美丽,诗人对于自然的细致观察和深切感受跃然纸上。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旱地莲花娇小”:在干燥的土地上,莲花虽然娇小,却显得独特且美丽,象征着坚韧与高洁。
  2. “水盆栀子幽芳”:水盆中的栀子花散发着幽静的芳香,展现了自然的恬静与柔美。
  3. “薇帐半年春艳”:薇花的花期长达半年,春天的艳丽在这里被强调,体现了春天的生机。
  4. “桂丛四季秋香”:桂花在四季中常青,尤其在秋天时香气更为浓郁,象征着成熟与丰收的季节。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通过“旱地”和“水盆”的对比,展示不同植物的美。
  • 意象:莲花、栀子、薇、桂等意象,各自承载着不同的情感和季节特征。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园池中的植物,表达了自然的美丽与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传达了对四季变化的感悟和对生命的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莲花:象征纯洁与高雅。
  • 栀子:代表静谧与芳香。
  • :象征春天的生机与繁华。
  • 桂花:象征丰收与成熟,秋天的代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水盆栀子”主要表现了什么特征? A. 旺盛的生命力
    B. 幽静的芳香
    C. 旱地的坚韧
    D. 春天的艳丽

  2. 诗中的“薇帐”象征了什么? A. 四季的变化
    B. 春天的生机
    C. 秋天的丰收
    D. 自然的宁静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范成大的作品与李白的《月下独酌》都表达了对自然的感悟,但范成大更注重细腻的描绘与季节的变化,而李白则强调个人的情感与豪放的气质。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选读》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题小松 夜宿湓浦逢崔升 溳川寺路 寄迁客 洛中作 晚秋江上作 宪宗皇帝挽歌词 宿淮阴水馆 赠庐山僧 题陆墉金沙洞居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倒持戈矛 香灯 豕字旁的字 尾结尾的成语 生死不易 落月屋梁 一鳞半甲 黍字旁的字 阿上 攴字旁的字 凉殿 竖心旁的字 凝眼 色字旁的字 党籍 挝耳揉腮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