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56: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56:23
原文展示:
隐居须是僻,君向数家村。 自以闲为乐,何嫌贫尚存。 碧波连草舍,白日掩柴门。 挂得一瓢在,风来应恶喧。
白话文翻译:
隐居必须选择偏僻之地,你选择了几个家庭的村庄。 自己以闲适为乐,为何还要嫌弃贫穷依然存在。 碧绿的波涛与简陋的草屋相连,白天关闭着柴门。 挂着一只瓢在墙上,风来时应该会发出讨厌的喧哗声。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玑(生卒年不详),字文渊,号东篱,宋代诗人。他的诗多写隐逸生活,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描绘田园风光。这首诗是徐玑隐居生活的一个写照,表达了他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贫穷的不以为意。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徐玑对友人刘明远移家的次韵之作。次韵是指按照原诗的韵脚和次序作诗。徐玑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隐居生活的理解和态度,以及对友人选择隐居的赞赏。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一个隐居者的理想生活。首句“隐居须是僻”直接点明了隐居的前提条件,即选择偏僻之地。接着,诗人表达了自己对闲适生活的热爱,即使贫穷也不以为意。后两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如“碧波连草舍”和“白日掩柴门”,进一步强化了隐居生活的宁静与简朴。最后一句“挂得一瓢在,风来应恶喧”则巧妙地通过一个小细节,表达了隐居者对自然声音的敏感和对喧嚣的厌恶。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向往。
诗词解析:
隐居须是僻,君向数家村。
自以闲为乐,何嫌贫尚存。
碧波连草舍,白日掩柴门。
挂得一瓢在,风来应恶喧。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闲适生活的热爱。诗人通过描绘隐居地的偏僻、自然环境的宁静和简朴的生活细节,展现了自己对隐居生活的深刻理解和追求。同时,诗人对贫穷的不以为意和对喧嚣的厌恶,也体现了隐居者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隐居须是僻”中的“僻”字是什么意思? A. 偏僻 B. 安静 C. 热闹 D. 繁华
诗中“自以闲为乐”中的“闲”字是什么意思? A. 忙碌 B. 闲适 C. 懒惰 D. 勤奋
诗中“碧波连草舍”中的“碧波”比喻什么? A. 清澈的水波 B. 绿色的山坡 C. 蓝色的天空 D. 黄色的土地
诗中“挂得一瓢在”中的“瓢”是什么? A. 用葫芦剖开制成的容器 B. 用木头制成的容器 C. 用石头制成的容器 D. 用金属制成的容器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