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45: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45:52
戏呈赵明府
作者: 戴复古 〔宋代〕
堂堂附郭县,深远半如村。
能共斯民乐,浑忘太守尊。
梅花高可折,横浦挠无浑。
欠与诗狂者,清谈共一樽。
这座坐落于城郊的县城,深邃而宁静,仿佛半个村庄。
能够与这里的百姓共享欢乐,甚至忘却了太守的尊贵。
梅花的高度可以折取,横浦的水流不再混浊。
只希望能与那些热爱诗歌的人,清谈时共饮一樽美酒。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了“梅花”,梅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坚韧和高洁,常常被用来表达诗人的情操和理想。此外,诗中描绘的生活场景也反映了诗人对官场和社会现状的反思与批判。
作者介绍:
戴复古(生卒年不详),南宋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其作品常涉及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表现出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的社会背景下,诗人以幽默和讽刺的方式,向赵明府表达了对地方治理与民生问题的关注,同时表现出他对清谈与诗酒生活的向往。
《戏呈赵明府》通过描绘一幅宁静的县城景象,展现了诗人对民众生活的赞美和对官场的细微观察。诗的前两句以“堂堂附郭县,深远半如村”开篇,描绘了县城的壮丽与宁静,既有地理的特征,又蕴含着对生活的热爱。在这里,诗人发现了与民众共享欢乐的乐趣,表达了对权力地位的淡化,表现出一种超然的态度。
接下来的“梅花高可折,横浦挠无浑”则通过梅花的意象,暗示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同时,梅花的清香与横浦的水流相结合,展现出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最后的“欠与诗狂者,清谈共一樽”则是作者直接表达了与诗友共同畅谈、品酒的愿望,体现了对诗歌与友谊的珍视。
整首诗在形式上简洁明快,情感上真挚而富有哲理,展现了诗人在官场与民间之间游刃有余的态度,反映了宋代士人的生活理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民众生活的关注,对官场的淡漠,以及对清谈、诗酒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堂堂附郭县”指的是什么样的地方?
A. 乡村
B. 城市
C. 靠近城市的县城
D. 远离城市的山区
诗人希望与什么样的人共饮?
A. 官员
B. 普通百姓
C. 诗狂者
D. 商人
“梅花”在诗中象征什么?
A. 财富
B. 高洁与坚韧
C. 官职
D. 友情
答案: 1. C 2. C 3.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