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1:05: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1:05:42
山当庐阜五峰边,
地占侯谿好习禅。
杳蔼峰峦云蔽日,
参差楼殿瓦生烟。
僧房宿鸟栖帘外,
客馆鸣泉过枕前。
但可登临间访古,
西来无法与人传。
这首诗描绘了崇胜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氛围。山峦环绕,五峰矗立,地势优美,适合修习禅道。云雾缭绕,遮蔽了日光,楼阁错落有致,烟雾从瓦片上升起。僧房外,鸟儿栖息在窗帘之外,客馆里,泉水的潺潺声在枕边流过。这里虽然适合攀登游玩,感受古老的历史,但来自西方的禅理却难以传递给他人。
作者介绍:夏竦(生卒年不详),字子云,号闲云,宋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兼具情趣与哲理,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崇胜寺位于风景秀丽的地方,夏竦在此或许是为了修身养性,体验禅宗的宁静与深邃。此诗描绘了他在寺中感受到的自然美和静谧的宗教氛围。
崇胜寺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及对禅宗的向往。诗中“山当庐阜五峰边,地占侯谿好习禅”一句,直接引出诗人所处的地理环境,展现了崇胜寺的优越位置。接下来的“杳蔼峰峦云蔽日,参差楼殿瓦生烟”则通过浓厚的意象,表现出寺庙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云雾缭绕,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气氛。这种意境不仅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壮阔,也暗示了禅宗对于超然物外的追求。
“僧房宿鸟栖帘外,客馆鸣泉过枕前”展示了寺庙生活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鸟儿栖息窗外,泉水流淌耳边,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生活画面。在这种宁静中,诗人似乎在思考人生的意义和历史的沧桑,最后一句“但可登临间访古,西来无法与人传”则透露出一种孤独与无奈,尽管有美好的自然和丰富的历史,但对于西方禅理的交流却显得无力和阻隔。
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的同时,深入探讨了人与自然、人与历史之间的关系,展现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与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禅理的追求以及对历史的思考,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侯溪”最可能指的是哪个方面?
a) 地理位置
b) 禅宗思想
c) 诗人的名字
d) 自然现象
“僧房宿鸟栖帘外”这句表达了什么样的意境?
a) 繁华
b) 宁静
c) 动荡
d) 喧闹
本诗最后一句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幸福
b) 无奈
c) 愤怒
d) 兴奋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