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7 20:16: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7 20:16:19
炎风禅肃气,林蝉音渐断。
伏处嵁岩下,坐待时物换。
依亭树影高,敲窗叶声乱。
百昌弗须臾,附赘忽星散。
划薙见真山,流涸认危岸。
寒虫诉深宵,哀鸿警清旦。
守默耽澄思,趋华屏外观。
霍岳缅峥嵘,高撑出天半。
局促乾死萤,埋头理书案。
一事差可喜,篱菊秋堪玩。
炎热的风带来了肃杀的气息,林间的蝉鸣声渐渐消失。
我伏在岩石下面,静静等待时光的变迁。
亭子旁的树影高高的,敲打窗户的叶子声杂乱无章。
万物繁盛的景象不再持续片刻,附带的星光忽然散去。
划船时能见到真实的山峦,干涸的河流指认出危险的岸边。
寒虫在深夜里诉说着哀伤,悲鸣的鸿雁警醒了清晨。
我默默守着澄澈的思绪,走向华丽屏风外观望。
霍岳的巍峨高耸,直插云霄的一半。
局促的空间里,干死的萤火虫,埋头整理书案。
一件事略显可喜,篱笆里的菊花在秋天里显得十分可玩。
作者介绍:董澄镜,清代诗人,著作颇丰,擅长诗词,风格多变,常以自然景色与人情世事为题材,融入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创作于秋末时节,诗人感受到季节更迭带来的心境变化,借助自然景象表达内心的感慨与思考。
《秋居遣兴》是一首描绘秋天景色的诗,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邃的思考,展现了秋天的肃杀与内心的宁静。诗中的“炎风禅肃气,林蝉音渐断”,开篇就为整首诗奠定了秋意的基调,炎热的夏天逐渐被冷清的秋季替代,蝉的声音也在逐渐消失,象征着夏天的结束和生命的流逝。
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以“伏处嵁岩下,坐待时物换”表达了对时光变化的无奈和对自然的观察,体现了一种静谧的心态。树影高耸,窗外的叶声乱,象征着外界的纷扰,而内心却在思索与静默之中。通过“寒虫诉深宵,哀鸿警清旦”,诗人将秋夜的孤寂与哀伤传达得淋漓尽致,虫鸣与鸿雁的悲叫交织在一起,令人感到深刻的孤独。
最后,诗人以“局促乾死萤,埋头理书案”表现了对现实生活的反思,虽然“秋堪玩”的篱菊给人带来一丝欣慰,但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沉思依旧难以消散。整首诗在描写秋天的同时,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深具哲理性与艺术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秋天的景色与诗人的内心独白,表达了对生命流逝的感慨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人对自然的感悟与反思。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林蝉音渐断”是指哪个季节的变化?
A. 夏天
B. 秋天
C. 冬天
D. 春天
“寒虫诉深宵,哀鸿警清旦”描绘的是什么样的氛围?
A. 欢乐
B. 忧伤
C. 热闹
D. 平静
诗人通过“局促乾死萤”表达了什么?
A. 对现实的满足
B. 对生活的无奈与反思
C. 对未来的期待
D. 对过去的怀念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