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3 03:43: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3 03:43:15
火炎逢六月,金伏过三庚。
几度衣裳汗,谁家枕簟清。
颁冰无下位,裁扇有高名。
吏部还开瓮,殷勤二客情。
六月的烈日炎炎,金色的阳光下已经过了三天的伏天。
我几次换了衣裳都湿透了,谁家还有清凉的枕头和席子呢?
冰块分发没有低级的官员,扇子裁剪的样子却有名声。
吏部又打开酒瓮,热情招待这两位客人。
这首诗反映了唐代盛夏的酷热与官场的情谊。诗中提到的“吏部”是对当时官员的称谓,反映出诗人与社会交往的背景。诗人用“火炎”、“金伏”等词汇生动地描绘了夏天的炎热,表现出诗人对天气的感受以及对生活的观察。
作者介绍:包佶,唐代诗人,以其清新俊逸的诗风著称。他的诗常常描绘自然风光和社会生活,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在夏季酷热时写成,主要表达了诗人在炎热天气中的无奈与对清凉环境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官场的人情往来。
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观察,描绘了六月酷暑给人们带来的困扰。开篇“火炎逢六月”便直入主题,给人以强烈的视觉与感官冲击。这种生动的描绘不仅让读者能够感受到天气的炎热,也为后文的情感渲染奠定了基础。接下来的“几度衣裳汗,谁家枕簟清”,通过对个人体验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对清凉环境的向往。诗人用“颁冰无下位”暗示了当时社会的等级制度,冰块的分发并不普遍,突显了生活的艰辛和不公。
诗的末尾通过“吏部还开瓮,殷勤二客情”,表现了作者对友人情谊的珍视,同时也展现了唐代文人之间的交往风尚。这种将自然与人情结合的手法,使得整首诗既有生活的真实感,又充满了人文关怀,展现了包佶诗歌的独特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酷热夏天的不满和对清凉环境的渴望,同时也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与社会的现实。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金伏”是指什么?
A. 金色的阳光
B. 黄金的财富
C. 金属的器具
诗人对酷暑的感觉是:
A. 愉快
B. 无奈
C. 兴奋
“颁冰无下位”中的“下位”指的是:
A. 低级的官员
B. 低级的职位
C. 低级的品质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内容涵盖了《同李吏部伏日口号》的各个方面,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