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34: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34:17
尚书宗兄使过诗以奉献
洛下交亲满,归闲意有馀。
翻嫌旧坐宅,却驾所悬车。
腹饱山僧供,头轻侍婢梳。
上官唯揖让,半禄代耕鉏。
雨散三秋别,风传一字书。
胜游如可继,还欲并园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亲友的思念与对生活的感悟。洛阳的亲友相聚让我倍感欢喜,归家之后却又觉得闲适得太多。虽然我对旧日的住所有些厌倦,但却又不得不驾着马车回到那里。肚子里吃饱的是山僧的供奉,头发轻松地让侍女为我梳理。上官(指高官)只是礼节性地互相揖让,而我却得以享受半份的俸禄,来代替辛苦耕作的生活。秋天的雨散去,和朋友分别的情景让我感伤,而风中飘来的字句传递着思念。若是能够继续这样的游玩,我还想把园中的庐舍也一并纳入其中。
作者介绍:包佶,唐代诗人,生活在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他的作品多描写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是诗人在一次回乡探亲时创作的,表达了对亲友的思念以及对生活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复杂感受。从一开始的欢欣鼓舞,到回到旧宅后的落寞和对过去的怀念,诗中流露出对亲情和友谊的珍视。诗人在洛阳的聚会中感受到浓厚的人情味,但返回后又对旧居感到厌倦,这种矛盾的情感体现了生活的无奈与复杂。
诗中“腹饱山僧供,头轻侍婢梳”一联,既表现了生活的富足,又暗含了对过去简朴生活的怀念。接下来提到的上官礼让和代耕的半禄,进一步揭示了身份与责任之间的冲突,同时也反映了对社会地位的思考。最后的“胜游如可继,还欲并园庐”则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展现了作者的乐观向上。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生活的细致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亲情、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生活状态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憧憬。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腹饱山僧供”意指: A) 吃了很多 B) 吃了山僧的食物 C) 感到愉快 D) 感到失落
“雨散三秋别”中“雨”可以象征: A) 快乐 B) 离别 C) 朋友 D) 生活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