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0:55: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0:55:58
孤舟微月对枫林,分付鸣筝与客心。
岭色千重万重雨,断弦收与泪痕深。
在孤独的小舟上,微弱的月光映照着枫树林,向客人倾诉着那响亮的筝声与他内心的情感。远山的颜色在细雨中重重叠叠,断了的弦收起时,泪痕愈加深重。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鸣筝”与“泪痕”都可视为古代文人多用的意象,表达对离别和思乡的情感。
作者介绍:王昌龄,字少白,号子安,唐代著名诗人,以边塞诗闻名。他的诗风豪放,情感真挚,擅长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色和深厚的情感。
创作背景:该诗可能写于王昌龄的旅行途中,面对自然美景与内心情感的交织而产生的灵感,体现出他对人生和情感的深刻理解。
《听流人水调子》是一首以自然景色为背景的抒情诗,诗中通过“孤舟”和“微月”营造出一种孤独而幽静的氛围,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开篇以“孤舟微月对枫林”描绘出一个孤独的场景,月光洒在枫树林中,给人一种静谧的美感。接着,诗人用“分付鸣筝与客心”表达了对客人的情感倾诉,暗示着音乐与情感的共鸣。后两句“岭色千重万重雨,断弦收与泪痕深”,则通过对山色的描绘,渲染出一种阴郁的气氛,同时“断弦”与“泪痕”的结合,强烈地传达出失去和悲伤的感受。这首诗通过优美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王昌龄卓越的艺术才华和对人生苦乐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本诗通过描写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的结合,表达了对人生孤独和失去的感慨,体现了王昌龄对人情冷暖的深刻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孤舟”象征什么?
A. 友情
B. 孤独
C. 财富
“鸣筝”在诗中起什么作用?
A. 表达愤怒
B. 传达情感
C. 描绘景色
诗的最后两句主要传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悲伤
C. 兴奋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