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柳初新 本意》

时间: 2025-04-30 13:23:04

诗句

雪残小苑东风住。

已放嫩黄初吐。

蝶香未染,莺梭犹涩,梦稳池塘轻雾。

最惜纤腰如楚。

恐难禁灞桥人去。

翠阁凝眸低语。

看春衫、半分金缕。

因风娇袅,柔条无力,挽不尽陇烟湘雨。

及早和他同倚,怕消魂、夕阳飞絮。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3:23:04

原文展示

雪残小苑东风住。已放嫩黄初吐。蝶香未染,莺梭犹涩,梦稳池塘轻雾。最惜纤腰如楚。恐难禁灞桥人去。翠阁凝眸低语。看春衫半分金缕。因风娇袅,柔条无力,挽不尽陇烟湘雨。及早和他同倚,怕消魂夕阳飞絮。

白话文翻译

雪已经融化,小园里东风停驻。嫩黄的花朵已经悄然吐出。蝴蝶的香气还未弥漫,黄莺的鸣叫依然涩涩无力,梦中池塘的轻雾渐渐浮现。最是怀念那细腰如楚的女子,恐怕难以挽留那走过灞桥的人。翠阁中凝视低语,看到春衫上半分金线闪烁。因风轻柔摇曳,柔条无力,无法挽尽那陇上的烟雨。要早些和他倚靠在一起,怕夕阳与飞絮带走我的魂魄。

注释

  • 雪残:雪融化、消退。
  • 小苑:小院子,这里指春天的园子。
  • 东风:春风,象征春天的来临。
  • 嫩黄初吐:嫩黄的花朵刚刚吐出花蕾。
  • 蝶香未染:蝴蝶的香气尚未弥漫。
  • 莺梭犹涩:黄莺的鸣叫仍然显得无力。
  • 梦稳池塘轻雾:梦中的池塘笼罩着轻雾。
  • 纤腰如楚:形容女子的纤细腰身,楚国女子以美著称。
  • 灞桥:指灞河旁的桥,古时多有离别意象。
  • 翠阁:绿意盎然的楼阁。
  • 金缕:春衫上用金线织成的装饰。

典故解析

  • 灞桥:传说中,王维的《相思》中提到的灞桥,常用以表达离别和相思的情感。
  • :楚国以美人著称,特别是王昭君等历史人物的美貌,常被用来比喻女子的娇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丁澎,清代诗人,擅长诗词,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和人情世态,风格细腻、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柳初新》创作于春季,正值万物复苏之际,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表达对美好事物的眷恋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柳初新》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的古诗,字里行间透出细腻的情感和浓厚的春意。诗中描绘了雪融后小苑的宁静,春风轻拂,花朵初吐,蝴蝶与莺鸟的缠绵,营造出一种温柔而又梦幻的春日氛围。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短暂,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离别的哀伤交织在一起,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

诗中“最惜纤腰如楚”一句,恰如其分地表达了对美丽女子的赞美与眷恋,而“恐难禁灞桥人去”则流露出对离愁的深切感受。最后的“怕消魂夕阳飞絮”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美好瞬间的渴望。整首诗不仅仅是春天的描绘,更是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悟,蕴含着浓厚的抒情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雪残小苑东风住
    • 描述春天的到来,雪融化,春风轻拂,象征新生。
  2. 已放嫩黄初吐
    • 花朵刚刚绽放,展现出春天的生机。
  3. 蝶香未染,莺梭犹涩
    • 蝴蝶的香气尚未弥漫,黄莺的鸣叫也显得无力。
  4. 梦稳池塘轻雾
    • 轻雾弥漫于池塘,营造出梦幻的意境。
  5. 最惜纤腰如楚
    • 对女子的赞美,传达出对美的渴望。
  6. 恐难禁灞桥人去
    • 反映出对离别的惋惜与无奈。
  7. 翠阁凝眸低语
    • 描绘了静谧的环境和内心的思索。
  8. 看春衫半分金缕
    • 细致入微地描绘了春装的华丽。
  9. 因风娇袅,柔条无力
    • 形容春风轻柔,花枝摇曳的情景。
  10. 挽不尽陇烟湘雨
    • 隐喻无法挽留的时光和雨烟。
  11. 及早和他同倚,怕消魂夕阳飞絮
    • 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忧虑,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修辞手法

  1. 比喻:将春天的景象与人的情感相联系,如“纤腰如楚”。
  2. 拟人:将自然现象赋予人的情感,如“因风娇袅”。
  3. 对仗:常见的工整句式,使诗歌更加和谐优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春天的美丽景象,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离别的无奈。诗人在细腻的描绘中流露出深深的情感,让读者感受到生命的珍贵与短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寒冷与过去的时光。
  • 东风:象征春天的来临与新生。
  • 嫩黄花:象征希望与生机。
  • 蝶香、莺梭:象征春天的活力与美好。
  • 翠阁:象征静谧与思考的空间。
  • 飞絮:象征时间的流逝与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绘的季节是?

    • A. 夏季
    • B. 冬季
    • C. 春季
    • D. 秋季
  2. “最惜纤腰如楚”中的“楚”指的是?

    • A. 楚国的美人
    • B. 一种植物
    • C. 一种心情
    • D. 一种地名
  3. 诗中提到的“灞桥”常用来象征什么?

    • A. 美景
    • B. 离别
    • C. 友情
    • D. 幸福

答案

  1. C. 春季
  2. A. 楚国的美人
  3. B. 离别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王维《相思》
  2. 杜甫《春望》
  3.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比较丁澎的《柳初新》与王维的《相思》,二者都表达了对春天美好景象的赞美和对离别的惋惜,但丁澎更注重对细节的描绘,情感更加细腻;而王维则通过简单而深刻的意象,展现了更为深远的思考。

参考资料

  1. 《清代诗人传记》
  2. 《古诗词鉴赏》
  3. 《中国古典诗词研究》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次韵写怀送叔贞之成都十七首 其五 南园感事诗五首 其二 太傅都尉万瞻明先生移居赐第诗以贺 送姚侍御充渭北掌书记 长门怨 雨中望焦山 次韵邓善之书怀七首 晋。谢玄 宣统二年庚戌九月偕同人登宽甸西北峥嵘山,入寺信宿,七律八首 送邃庵公赴陕西用原韵二首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非字旁的字 咀啖 嗛嗛之德 包含随的成语 逖闻 幾字旁的字 扬名显亲 包含骥的词语有哪些 糹字旁的字 包含罩的词语有哪些 数米量柴 自字旁的字 赘入 青字旁的字 足巴巴 切近的当 超类绝伦 包含欧的词语有哪些 决胜之机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