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送王道士还山》

时间: 2025-04-26 15:35:36

诗句

嵩阳道士餐柏实,居处三花对石室。

心穷伏火阳精丹,

口诵淮王万毕术。

自言神诀不可求,我师闻之玄圃游。

出入彤庭佩金印,承恩赫赫如王侯。

双峰树下曾受业,

应传肘后长生法。

吾闻仙地多后身,安知不是具茨人。

玉膏清泠瀑泉水,白云溪中日方此。

后今不见数十年,

鬓发颜容只如是。

先生舍我欲何归,竹杖黄裳登翠微。

当有岩前白蝙蝠,迎君日暮双来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35:36

原文展示:

送王道士还山
作者: 李颀 〔唐代〕

嵩阳道士餐柏实,
居处三花对石室。
心穷伏火阳精丹,
口诵淮王万毕术。
自言神诀不可求,
我师闻之玄圃游。
出入彤庭佩金印,
承恩赫赫如王侯。
双峰树下曾受业,
应传肘后长生法。
吾闻仙地多后身,
安知不是具茨人。
玉膏清泠瀑泉水,
白云溪中日方此。
后今不见数十年,
鬓发颜容只如是。
先生舍我欲何归,
竹杖黄裳登翠微。
当有岩前白蝙蝠,
迎君日暮双来飞。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一位道士王先生回山的情景。道士在嵩阳山吃柏树的果实,居住在三朵花对着的石室里。他心中对于炼丹的追求非常执着,口中念诵着淮王的各种法术。他自称神秘的修炼方法是无法求得的,而我的老师曾在仙境游历。王道士出入于宫廷,佩戴金印,受到了很高的恩宠,宛如王侯一般。在双峰树下,他曾传授给我长生不老的法门。我听说仙境中有很多人转世,不知道他是否就是其中之一。那清澈的泉水如玉般纯净,白云在溪中飘荡,此时正是日落的时候。经过数十年再见王道士,虽然他的鬓发和容颜依然如故,但我不知他此去何归。他手持竹杖,身穿黄衣,向着翠微山而去。岩前或许会有白蝙蝠飞来,迎接他在日暮时分的归来。

注释:

  • 嵩阳道士:指嵩阳山的道士,传统文化中道士多与修炼、长生相关。
  • 三花:一种象征,可能指的是三种花,寓意灵气。
  • 伏火阳精丹:与炼丹有关,伏火指内修,阳精丹是道教炼制的丹药。
  • 淮王万毕术:淮王是古代一位统治者,这里指他的法术。
  • 彤庭:指的是宫廷。
  • 佩金印:象征着权力与地位。
  • 肘后长生法:传授给后辈的长生不老的道理。
  • 具茨人:可能指的是道教中转世的修士。
  • 玉膏清泠:形容泉水的干净与清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颀是唐代著名的诗人,生于公元709年,卒于公元后期。他以山水诗和咏史诗著称,作品风格清新流畅,常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自然与人情的和谐。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唐代,正值道教文化盛行的时期,诗人通过描写王道士的归隐生活,表达了对道教隐士生活的向往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歌鉴赏:

《送王道士还山》一诗,以道士王先生为主线,描绘了他归隐山林的情景,同时反映了道教文化的深厚底蕴。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展现了道士的修行与追求,透出一种洒脱与宁静。开头部分,李颀生动地描写了道士的饮食与居所,营造出一种清幽的修行环境,显示出道士与自然的和谐共处。随着诗的深入,诗人不仅描写了道士的外在生活,更深入探讨了他的内心世界,表达出对长生不老、超脱世俗的渴望与追求。

在诗的最后,诗人通过对道士归山的写照,引发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数十年未见,王道士的变化虽然不大,但岁月的流逝依然让人感到无奈。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思考,形成了道教文化与人生态度的交融,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和哲理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嵩阳道士餐柏实:道士在吃柏树的果实,描绘了一个朴素的修行生活。
  • 居处三花对石室:道士居住环境的描述,显示其与自然的融合。
  • 心穷伏火阳精丹:表现道士专心修炼,追求炼丹之道。
  • 口诵淮王万毕术:显示道士的学识和对古代术法的崇拜。
  • 自言神诀不可求:道士自谦,表明修炼之道的艰难。
  • 我师闻之玄圃游:提及师父的游历,暗示道教的传承。
  • 出入彤庭佩金印:道士与世俗权力的联系。
  • 承恩赫赫如王侯:道士受人尊敬与重视。
  • 双峰树下曾受业:回忆道士的教导。
  • 应传肘后长生法:暗示修行的延续。
  • 吾闻仙地多后身:道教的轮回观。
  • 安知不是具茨人:对道士身份的思考。
  • 玉膏清泠瀑泉水:自然的清新与美好。
  • 白云溪中日方此:时间的流逝。
  • 后今不见数十年:表达对时光的感慨。
  • 鬓发颜容只如是:道士的容貌虽未改变,却已历经沧桑。
  • 先生舍我欲何归:对道士离去的惋惜与关心。
  • 竹杖黄裳登翠微:道士的归隐象征。
  • 当有岩前白蝙蝠:想象中的美好场景,象征着道教的灵性。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道士比作王侯,表现其地位与威望。
  • 对仗:如“心穷伏火”与“口诵淮王”,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白蝙蝠迎接道士,赋予自然以情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道士王先生的描写,展现了道教文化的魅力和诗人对自由、隐逸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对长生哲学的思索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意象分析:

  • 道士:象征着高洁的精神与追求。
  • 柏实:代表自然的馈赠与简单的生活。
  • 三花:象征着和谐美好的环境。
  • 金印:象征着权威与地位。
  • 白云:象征着自由与超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本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李颀
    • C.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道士居住在什么地方?

    • A. 山顶
    • B. 石室
    • C. 宫廷
  3. 诗中提到的“白蝙蝠”象征着什么?

    • A. 友情
    • B. 灵性
    • C. 富贵

答案:

  1. B. 李颀
  2. B. 石室
  3. B. 灵性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孟浩然《春晓》

诗词对比

  • 李颀与王维的作品都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追求,王维的作品更注重于山水的意境,而李颀则结合了道教文化,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道教文化研究》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太常引 端阳日当母诞不得归 太常引 太常引·一杯聊为送征鞍 太常引·故人别我出阳关 太常引 太常引 归梦 太常引 戴文节公太常《仙蝶画卷》,次彊村韵 太常引·红岭秋思 太常引 赏心亭 太常引 其四 隋宫吊古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阿匼取容 身无长物 干薪 不赀之赏 到不的 包含裕的成语 小事不糊涂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方字旁的字 用天因地 竹字头的字 饵烹 通铺 耳字旁的字 皿字底的字 止字旁的字 少不更事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