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0:11: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0:11:17
作者: 洪适 〔宋代〕
四月到盘洲,长是黄梅雨。
屐齿满莓苔,避湿开新路。
极望绿阴成,不见乌飞处。
云采列奇峰,绝胜看庐阜。
四月时节来到盘洲,正是黄梅雨季。
鞋底沾满了莓苔,避开湿滑的地方开辟了新路。
极目远望绿荫如盖,却看不见乌鸦飞翔的地方。
云彩掩映着奇特的山峰,远胜于庐山和阜山的景色。
作者介绍: 洪适,字子华,南宋时期的诗人,生于南宋初年,长期在朝廷任职。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抒发对山水的热爱。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诗人游览盘洲期间,正值黄梅雨季,诗人感受到自然风光的独特魅力,因而写下此诗。
《生查子》通过描绘初夏四月的自然景色,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整首诗以黄梅雨为背景,细腻地描绘了雨季的湿润与生机。开头两句描绘了盘洲的湿润环境,给人以清新之感,诗人脚踏湿润的苔藓,象征着与自然的亲密接触。第三句“极望绿阴成”表现出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渴望和期待,而“不见乌飞处”则暗示了诗人心中一丝孤独与静谧, contrasting the lively surroundings with a moment of stillness. 最后两句“云采列奇峰”,用云彩和奇峰的对比,展现了更为壮丽的自然景观,强调了盘洲胜过庐阜的绝美之处。全诗意境深远,体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也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清新、宁静的美好。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风景的赞美,以及追求宁静的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黄梅雨”指的是哪个季节?
诗人脚下的“莓苔”主要表现了什么样的环境?
诗的最后一句中提到的“庐阜”指的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