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3:37: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3:37:58
渔家傲引
作者:洪适 〔宋代〕
五月河中菱荇遍。
丝纶欲下相萦绊。
却掉船来芳草岸。
呼侣伴。
蓑衣不把金章换。
碧落云高星烂烂。
波心举网星光乱。
跃出鲤鱼长尺半。
回首看。
孤灯一点风吹散。
在五月的河流中,水草繁盛。
渔网欲投下,却被水草缠绕。
船从芳草岸边驶来,
呼唤我的伙伴。
我宁愿穿着蓑衣,也不愿意用金章来交换。
天空湛蓝,星星闪烁。
波心之上,网中星光闪乱。
一条长尺半的鲤鱼跃出水面。
回头望去,
只见孤灯在风中摇曳,逐渐消散。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未涉及特定典故,但体现了渔家生活的景象,对自然的描绘和对生活的态度,反映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洪适,字时中,号穷庐,南宋时期的诗人。他以诗歌和词作著称,风格清新自然,常描写渔家生活和自然景色,表现出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对生活的热爱。
创作背景:
《渔家傲引》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与动乱之际,诗人通过描绘渔家生活,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平淡生活的追求。
《渔家傲引》是一首富有生动意象的词作,描绘了渔家生活的情景。诗中通过“五月河中菱荇遍”的描写,展现了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河中水草丰盛,渔夫的生活充满了活力。接着,诗人用“丝纶欲下相萦绊”来表现渔夫捕鱼时的艰辛,水草缠绕着渔网,暗示了生活的不易。
然而,诗人并没有对生活的困苦感到沮丧,而是通过“呼侣伴”、“蓑衣不把金章换”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豁达态度。渔夫宁愿穿着简朴的蓑衣,也不愿意追求奢华的金章,显示了对简单生活的珍视。这种态度在诗中反复出现,增强了人们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
最后,诗人通过“孤灯一点风吹散”的意象,传达了一种孤独与淡淡的忧伤,仿佛在喃喃自语,诉说着内心的感慨。这首词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给人以深刻的启发。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致与渔家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宁静、朴素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对生活艰辛的理解与接受,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淡然。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菱荇”指的是哪种植物?
A. 荷花
B. 水草
C. 柳树
诗人宁愿穿什么衣服,也不愿意用金章来交换?
A. 衣服
B. 蓑衣
C. 披风
诗中描述的“孤灯”象征着什么?
A. 友谊
B. 孤独
C. 繁荣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