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题神力师院》

时间: 2025-05-20 02:08:29

诗句

大师神杰貌,五岳森禅房。

坚持日月珠,豁见沧江长。

随病拔诸苦,致身如法王。

阶庭药草遍,饭食天花香。

树色向高阁,昼阴横半墙。

每闻第一义,心净琉璃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0 02:08:29

题神力师院

作者: 李颀 〔唐代〕

原文展示:

大师神杰貌,五岳森禅房。
坚持日月珠,豁见沧江长。
随病拔诸苦,致身如法王。
阶庭药草遍,饭食天花香。
树色向高阁,昼阴横半墙。
每闻第一义,心净琉璃光。

白话文翻译:

这位大师的形象如同神灵般杰出,五岳之巅的禅房在他面前巍峨耸立。
他手握日月的珍珠,眼前豁然开朗,能看到遥远的沧江长流。
他能随病痛而拔去万千烦恼,身心如同法王般清净。
庭院里药草繁盛,饭食散发着天花般的香气。
树影映向高阁,白天的阴影横斜在墙上。
每当听到第一义理,心中便如同琉璃般明净透彻。

注释:

  • 神杰: 神灵般的杰出。
  • 五岳: 指中国的五座名山,象征高大庄严的环境。
  • 日月珠: 比喻光明与智慧。
  • 沧江: 指长江,象征辽阔与深远的视野。
  • 法王: 指佛教中的法王,象征至高无上的智慧。
  • 药草: 指庭院中生长的草药,象征自然的恬静与和谐。
  • 琉璃光: 比喻内心的明净与智慧的光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颀,字梦符,号青山,唐代诗人,生于盛唐时期,作品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而著称。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风光、人生哲理以及佛教思想。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李颀在神力师院的游历期间,正值其求学与修行的阶段。诗中表达了他对禅宗思想的领悟和对自然的敬畏。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其清雅的语言和深邃的思想,展现了李颀对佛教和自然的独特理解。诗的开头用“大师神杰貌”描绘出一位高人形象,给人以崇高的敬仰感。而接下来的“坚持日月珠,豁见沧江长”则暗示了修行带来的智慧和开阔的视野,体现出一种超越尘世的洒脱与从容。诗中不断出现的自然意象,如“药草”和“树色”,不仅描绘了环境的优美,更反映了诗人心灵的宁静与和谐。最后一句“心净琉璃光”则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修行所带来的内心的明澈与光明。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大师的形象如神灵般杰出,展现了修行带来的气质。
    2. 手握光明与智慧,能够看见远方的宁静与辽阔。
    3. 能够超脱痛苦,内心如法王般清净。
    4. 药草遍布,显示了环境的自然与和谐。
    5. 树影映墙,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6. 听闻真理,心灵如琉璃般明亮。
  • 修辞手法:

    • 比喻: “手握日月珠”比喻智慧与光明。
    • 对仗: 诗句之间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形象化: 用自然景物传递内心感受,使诗意更加丰富。
  •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与内心的和谐,表达了诗人对修行、对智慧的追求,以及对世俗烦恼的超越,体现了唐代文人追求清净、超然的生活理念。

意象分析:

  • 药草: 象征自然的疗愈与和谐,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
  • 琉璃光: 代表内心的明净与智慧,显示出修行的成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大师”象征什么? A. 高人 B. 平凡人 C. 武士
    答案: A. 高人

  2. “树色向高阁”的意象传达了什么感受? A. 阴郁 B. 宁静 C. 热闹
    答案: B. 宁静

  3. 诗中“心净琉璃光”意指什么? A. 内心的清澈与明亮 B. 外表的光彩 C. 世俗的繁杂
    答案: A. 内心的清澈与明亮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李颀的《题神力师院》与王维的《鹿柴》都描绘了自然之美和内心的宁静,但李颀更强调修行带来的智慧与超越,而王维则更注重自然景物的清幽与孤寂。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李颀诗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十八日 宋景平命赋隔窗花影 赵弟 冬至后三日三首 次韵曾存之宜舍种竹 早稻 秋兴三首 其三 题宣州后堂壁四首 和立之消梅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选的词语有哪些 风的繁体字怎么写?风的繁体字书写教程 昭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非字旁的字 包含宗的词语有哪些 百金之士 鹿字旁的汉字有哪些_认识鹿字旁的字 叩阍无计 药石无功 行颁 文字旁的字 熊虎 酒斾子 使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奸权 首字旁的字 包耳旁的字有哪些?带包耳的汉字大全 繁体12画的字有哪些?繁体12画汉字大全 骈肩叠迹 气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