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39: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39:52
游襄阳怀孟浩然
楚山碧岩岩,汉水碧汤汤。
秀气结成象,孟氏之文章。
今我讽遗文,思人至其乡。
清风无人继,日暮空襄阳。
南望鹿门山,蔼若有馀芳。
旧隐不知处,云深树苍苍。
游览襄阳时,怀念孟浩然。
楚江边的青山如碧玉般耸立,汉水波澜如碧绿的汤汤流淌。
那秀丽的景色宛如他的文章所描绘的画面。
我如今吟咏他的遗作,思念他回到故乡。
清风中无人来承接他的余韵,日暮时分襄阳显得空荡荡。
向南望去鹿门山,似乎还有些余香缭绕。
昔日的隐士如今不知身在何处,云雾深处,树木苍翠。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风格通俗易懂,感情真挚,关注社会民生,作品涵盖各类题材。
本诗创作于白居易游览襄阳时,因见到美丽的自然景色,想起了唐代著名诗人孟浩然,表达了对其的怀念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展现了白居易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与对孟浩然的深情怀念。开篇即以“楚山碧岩岩,汉水碧汤汤”描绘出襄阳的秀丽山水,呈现出一种清新而又宁静的氛围。接着,通过“秀气结成象,孟氏之文章”的对比,表现了自然与艺术的和谐统一,显示出白居易对孟浩然诗作的深刻认同与赞赏。
随后的“今我讽遗文,思人至其乡”句子中,白居易通过吟咏孟浩然的诗作,表达了他对这位隐士的深切思念,仿佛在诗中与其对话,情感真挚。最后几句“清风无人继,日暮空襄阳”更是渗透了孤独感,透露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惋惜。
整首诗情景交融,既有对美景的细致描绘,也充满了对友人的追忆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透过山水之美与人文之情,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思。
整首诗通过描绘襄阳的自然美,表达了白居易对孟浩然的怀念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深情联系,深刻反映了唐代文人的情怀与哲思。
诗中提到的“楚山”指的是哪个地方?
A. 湖北
B. 四川
C. 河南
D. 安徽
“日暮空襄阳”中的“空”字,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孤独
B. 欢乐
C. 哀伤
D. 忐忑
“南望鹿门山”中的“鹿门山”象征着什么?
A. 城市的繁华
B. 隐士的栖息地
C. 战斗的地方
D. 河流的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