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奉和舍人叔直省时思琴》

时间: 2025-04-26 22:08:14

诗句

蔼蔼紫薇直,秋意深无穷。

滴沥仙阁漏,肃穆禁池风。

竹月泛凉影,萱露澹幽丛。

地清物态胜,宵闲琴思通。

时属雅音际,迥凝虚抱中。

达人掌枢近,常与隐默同。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2:08:14

原文展示:

蔼蔼紫薇直,秋意深无穷。
滴沥仙阁漏,肃穆禁池风。
竹月泛凉影,萱露澹幽丛。
地清物态胜,宵闲琴思通。
时属雅音际,迥凝虚抱中。
达人掌枢近,常与隐默同。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的景象,紫薇花开得茂盛,浓厚的秋意无边无际。细雨滴落在仙阁上,禁池的风显得庄重宁静。竹子的影子在月光下轻轻摇曳,萱草上露水静静地散落在幽深的丛林中。大地清新,万物状态都很好,夜晚的闲暇中,琴音在空气中流淌。此时正是高雅音乐的最佳时刻,心灵在虚幻的怀抱中凝聚。通达之人能够掌握事物的关键,往往与那种隐秘而沉默的状态融为一体。

注释:

  • 蔼蔼:形容花木繁茂的样子。
  • 紫薇:一种常见的花木,象征着吉祥与美好。
  • 滴沥:滴落的声音,形容雨水细细地落下。
  • 肃穆:形容庄重而安宁的气氛。
  • 禁池:指宫廷或寺院中的池塘,通常环境清幽。
  • 竹月:指竹子在月光下的影子。
  • 萱露:指萱草上的露水,象征清新。
  • 琴思:指琴声引发的思绪或情感。
  • 达人:通达事理的人。
  • 掌枢:掌握事物关键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籍,字维忠,唐代诗人,生于河南,后世以《秋夕》、《奉和舍人叔直省时思琴》等诗作闻名。他的作品常常描绘自然景观,感悟人生哲理,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深秋时节,正值张籍在仕途上追求理想与内心宁静的交汇期。诗中通过描写秋天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音乐和心灵交流的渴望。

诗歌鉴赏:

张籍的《奉和舍人叔直省时思琴》是一首富有秋意的抒情诗,整首诗构建了一个宁静而深邃的意境。诗的开篇以“蔼蔼紫薇直”引入,生动地描绘了秋天盛开的紫薇花,似乎在向读者展现一种丰盈的生命力。而接下来的“秋意深无穷”则深刻地传达出秋天的萧瑟与深沉,使人感受到时光的流逝。

诗中“滴沥仙阁漏”和“肃穆禁池风”的意象交融,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仿佛可以听见雨滴轻敲屋檐的声音,感受到池水在微风中的涟漪。这种细腻的观察与感受,正体现了张籍对自然的敏锐洞察。

“竹月泛凉影,萱露澹幽丛”描绘出的月光下竹影摇曳与萱草上露水的清晰景象,进一步增强了诗的意境,读者仿佛能感受到那份清凉与幽静。最后两句“达人掌枢近,常与隐默同”则将整首诗的主题升华,表达了对高雅音乐的向往,以及与内心宁静的和谐共处。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更深层地探讨了人心的宁静与艺术的交流,使其成为唐代诗歌中的一篇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蔼蔼紫薇直:紫薇花繁盛而直立,象征着生机与美好。
  2. 秋意深无穷:深秋的气息无边无际,表现出一种时光的永恒感。
  3. 滴沥仙阁漏:细雨滴落声,唤起悠远的思绪,营造出宁静的气氛。
  4. 肃穆禁池风:池塘的风显得庄重,反映出一种肃穆的环境。
  5. 竹月泛凉影:月光下竹子的清凉影子,象征着清新与宁静。
  6. 萱露澹幽丛:露水在花丛中静静地散落,增添了幽深的氛围。
  7. 地清物态胜:大地的清新状态超越了往日,感受到自然的和谐美。
  8. 宵闲琴思通:夜晚的闲暇之中,琴声与思绪得以流畅交流。
  9. 时属雅音际:此时正是高雅音乐的最佳时刻,暗示了艺术与时空的交融。
  10. 迥凝虚抱中:心灵在虚幻的怀抱中凝聚,反映出一种超脱的境界。
  11. 达人掌枢近:通达之人掌握事物的关键,表现出智慧与理解。
  12. 常与隐默同:隐秘而沉默的状态常常伴随着聪慧之人,传达出一种哲理的深邃。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竹月泛凉影”通过竹影比喻宁静的环境。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有明显的对仗,如“滴沥仙阁漏,肃穆禁池风”。
  • 意象:诗中通过自然景象传达情感,形成丰富的意象。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描绘深秋的自然景象和琴音的思绪,表达了对音乐与内心宁静的渴望,体现了诗人对生活哲理的深刻理解和对自然的赞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紫薇:象征美与坚韧。
  • 秋意:代表时间的流转与生命的沉淀。
  • 仙阁:寓意高雅与超脱。
  • 竹月:象征清幽与宁静。
  • :代表艺术的交流与心灵的契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滴沥仙阁漏”描绘的是哪种自然现象?

    • A. 细雨
    • B. 大雪
    • C. 烈日
    • D. 风暴
  2. “达人掌枢近”中的“达人”指的是?

    • A. 音乐家
    • B. 通达事理的人
    • C. 隐士
    • D. 诗人
  3. 诗中提到的“竹月”意象主要传达了什么情感?

    • A. 热情
    • B. 宁静
    • C. 激昂
    • D. 悲伤

答案:

  1. A. 细雨
  2. B. 通达事理的人
  3. B. 宁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 by 张籍
  • 《夜泊牛渚怀古》 by 李白
  • 《月夜忆舍弟》 by杜甫

诗词对比:

  • 《秋夕》与《奉和舍人叔直省时思琴》:前者同样描写秋天的景色,但更侧重于个人的孤独与思念,而后者则强调音乐与自然的和谐。
  • 《夜泊牛渚怀古》: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色与历史的回忆,呈现出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张籍的作品在情感基调上形成呼应。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传》
  • 《古诗词解析与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岘山 送程给事知越州 多景楼 浣溪纱 初见 点绛唇 小阁 昭君怨 蝴蝶 昭君怨 萤 醉公子 反董文友词 醉公子 毛申人新婚,未几即赴文友通宵之宴,戏速其行 醉公子 灯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晕絶 工字旁的字 摇首顿足 皮字旁的字 赫然而怒 包含嫚的词语有哪些 琼楼玉宇 札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马字旁的字 鼻字旁的字 战战慄慄 飠字旁的字 刑无等级 包含碱的词语有哪些 霜芜 徒陈空文 称薪量水 旷邈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