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26: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26:25
原文展示:
汉宫春(次方时父元夕见寄) 赵以夫 〔宋代〕
投老归来,记踏青堤上,三度逢君。 寒窗冷淡活计,明月空尊。 红红白白,又一番春色撩人。 谁信道,闲中天地,园林几见成尘。 今夕偶无风雨,便满城箫鼓,来往纷纷。 鳌山宝灯照夜,罗绮千门。 珠帘尽卷,看聘婷水上行云。 应自笑,周郎少日,风流羽扇纶巾。
白话文翻译:
我老了回来,记得在踏青的堤岸上,三次遇见你。 在寒冷的窗前过着平淡的生活,只有明月和空酒杯相伴。 红花白花,又是一番春色撩人心弦。 谁能相信,在这闲暇的天地里,园林已经多次变成尘土。 今晚偶然没有风雨,于是满城都是箫鼓声,人们来来往往。 鳌山的宝灯照亮了夜晚,罗绮装饰的千门万户。 珠帘全部卷起,看着美丽的女子在水面上如行云般飘动。 应该自嘲,周郎年轻时,风流倜傥,手持羽扇,头戴纶巾。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以夫(约1189-1256),字子固,号虚斋,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词多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感慨。这首诗是他在元夕(元宵节)时写给方时父的回信,表达了对往昔的回忆和对节日的热闹景象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元宵节时写的,诗人通过回忆往昔与友人的相遇,以及对节日热闹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元宵节为背景,通过对往昔与友人相遇的回忆和对节日热闹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诗中“投老归来”一句,即表达了诗人对年老归来的感慨,而“三度逢君”则勾起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回忆。后文通过对节日景象的描绘,如“鳌山宝灯照夜”和“满城箫鼓”,展现了节日的繁华和热闹,同时也隐含了对逝去时光的无奈和对现实生活的感慨。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通过对自然景色和节日景象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往昔与友人相遇的回忆和对节日热闹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诗中既有对个人生活的感慨,也有对节日繁华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三度逢君”指的是什么? A. 三次遇见友人 B. 三次踏青 C. 三次元宵节 答案:A
“鳌山宝灯照夜”描绘的是什么节日景象? A. 春节 B. 元宵节 C. 中秋节 答案:B
诗中“周郎少日,风流羽扇纶巾”指的是谁? A. 赵以夫 B. 方时父 C. 周瑜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