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2:15: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15:09
小摘梅花篸玉壶,
旋糟熊掌削琼肤。
灯前雪衣新醅熟,
放却先生不醉无。
我轻轻摘下梅花,放在玉壶里,
然后把熊掌剁成片,像琼脂般的肌肤。
灯下,雪白的衣裳中,新酿的美酒已经熟了,
我只想放下酒杯,让先生不再醉倒。
本诗虽然没有明显的典故,但它展现了唐宋时期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尤其是对梅花、酒的喜爱与品味。这种生活细节反映了当时士人的闲适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诗人、词人,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民生疾苦。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杨万里与陆游、范成大并称为“南宋三大家”。
本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是文人雅士喜爱梅花和美酒的时代。诗人借梅花与酒的搭配,表达对生活闲适的享受。
《探梅偶李判官馈熊掌》是一首表现文人雅士闲适生活的诗作,诗中通过梅花与熊掌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美食与美景的热爱。开篇提到“梅花”与“玉壶”,就营造了一种雅致的氛围,梅花象征着高洁的品格,而玉壶则代表着珍贵的酒器,二者结合体现了诗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接下来,诗人提到“熊掌削琼肤”,以鲜美的熊掌与细腻的肌肤相对照,传递出一种美感与享受。熊掌在古代被视为珍品,象征着奢华与美味,进一步突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最后两句“灯前雪衣新醅熟,放却先生不醉无”,则将诗人的饮酒情境引入其中,伴随着灯光的映照,酒香四溢,营造出一种温馨而惬意的生活画面。诗人希望与友人相聚,却又不想让对方醉倒,表现出对友谊的珍视与生活的从容。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对友谊、对美食的热爱,体现了南宋文人特有的生活情趣和审美情怀。
全诗通过梅花与熊掌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生活美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文人对友谊与生活的珍视,体现了闲适、雅致的生活态度。
诗中的“梅花”象征什么?
“熊掌削琼肤”中的“琼肤”指的是什么?
诗人希望在最后一句中表达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