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56: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56:20
长亭怨慢五首 其三
作者: 李慈铭
恁重检玉奁佳事。粉指痕留,露华犹湿。
老辈风流,传家画本媵丹碧。
漫惊烽火,携娇女山居萧瑟。
竹屐练裙,曾侍砚芸笺亲擘。
愁说。婿乡回首处,莺脰泪波堪挹。
种松人去,便雪里秾桃都折。
付萧郎彩笔相思,重证取花红月圆。
况看兰笋森森,仍是绿阴时节。
为了追忆过去的美好时光,我重拾那玉奁里的佳品。指尖的粉痕仍留,露珠的清华尚且湿润。
老一辈的风流韵事,传承下来的画本描绘着斑斓的丹青。
但如今只剩烽火连天,带着娇妻隐居在山中,感觉到无比的萧瑟。
曾经穿着竹屐和轻裙,亲手为她捡拾砚台和纸笺。
满心愁苦,回首我妻子的故乡,莺鸟啼鸣,泪水如波,令人心痛。
种松的人都已离去,连雪中的桃花也都被折断。
我把思念寄托给萧郎,用彩笔重证那花开月圆的情景。
更何况看那兰笋茂盛,依旧是绿荫的时节。
作者介绍:李慈铭(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以词作而著称,擅长表达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战乱的年代,诗人通过对昔日美好时光的怀念,表达对现状的无奈与愁苦。
李慈铭的《长亭怨慢五首 其三》是一首充满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之情的诗作。诗中通过描绘细腻的生活场景,展现了对爱情和美好事物的渴望与失落。
开篇的“恁重检玉奁佳事”直接引入了诗的主题,象征着对过往美好事物的怀念。紧接着的“粉指痕留,露华犹湿”则突出了当时女子的妆容与清晨的露珠,给人一种朦胧而又清新的感觉,仿佛让人回到那段幸福的时光。
诗中多次提及的老辈风流以及传承下来的画本,反映了对传统文化的珍视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然而,随着“漫惊烽火”的出现,诗人将现实与美好的对比愈发鲜明,战争带来的萧瑟之感令人心痛。
“付萧郎彩笔相思,重证取花红月圆”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渴望与追忆,仿佛在诉说着,即便时光荏苒,爱情的美好仍然值得珍惜与追寻。最后一句“况看兰笋森森,仍是绿阴时节”以自然景象结束,既是对生命的坚持与希望,也隐含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敏感与细腻的观察力,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带来的个人情感的复杂性。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展现了对爱情与生活的深切思考,体现出一种对传统与文化的珍视。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玉奁”象征什么?
“愁说”中的“愁”指的是什么情感?
诗中提到的“竹屐练裙”主要体现了什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