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清平乐 木犀》

时间: 2025-07-12 13:18:28

诗句

玻璃剪叶。

点缀黄金屑。

雅淡幽姿风味别。

翠影婆娑弄月。

秋光占断江南。

清香鼻观先参。

一朵折来和露,乌云髻畔斜簪。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13:18:28

原文展示

清平乐 木犀
作者:卢炳 〔宋代〕

玻璃剪叶。点缀黄金屑。
雅淡幽姿风味别。
翠影婆娑弄月。
秋光占断江南。
清香鼻观先参。
一朵折来和露,
乌云髻畔斜簪。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木犀花的清丽与雅致。诗人用“玻璃剪叶”形容木犀的叶子,像是用玻璃剪裁而成的精细;“点缀黄金屑”则形容花朵如同撒上了金粉,华美而不俗。接着,诗人赞美了木犀的独特风姿,形容它在秋光中映衬江南的景致,清香四溢,令人陶醉。最后,诗人描绘了自己折下一朵木犀花,轻轻地插在发髻上,增添了几分妩媚。

注释

  • 玻璃:指透明光亮的物质,这里用来形容叶子的剔透与精致。
  • 黄金屑:指花朵的颜色如金粉般耀眼,强调其美丽。
  • 幽姿:形容木犀花的清雅姿态。
  • 翠影婆娑:形容花影在月光下轻轻摇曳的样子。
  • 江南:指中国南方一带,以水乡景致著称,秋光的描绘更加突显了季节的气息。
  • 清香:指木犀花特有的清香,吸引鼻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卢炳,宋代词人,以其细腻的笔触和对自然景物的敏锐观察而著称。他的词多描写花草、山水,情感真挚,语言优美。

创作背景:此词创作于宋代,正值繁华的江南地区,诗人通过描写木犀花,寄托了自己对自然美的向往和对生活的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词通过对木犀花的细致描写,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词的开头用“玻璃剪叶”形容木犀的叶子,展现出一种高雅、清新而又透明的感觉,这种形象的描写让人感受到木犀的独特之美。接着“点缀黄金屑”,则将花的颜色与金色的光辉相结合,增强了视觉的冲击力。整首词在描写中融入了个人情感,尤其是最后一句“乌云髻畔斜簪”,不仅仅是对花的描绘,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这种细腻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与生命的珍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玻璃剪叶:叶子如同玻璃一般剔透。
  2. 点缀黄金屑:花朵如金粉般耀眼。
  3. 雅淡幽姿风味别:木犀花的清雅与别致风味。
  4. 翠影婆娑弄月:在月光下,花影摇曳动人。
  5. 秋光占断江南:秋天的光影笼罩着江南的美丽。
  6. 清香鼻观先参:木犀的清香先入鼻中。
  7. 一朵折来和露:轻轻折下一朵花,沾着露水。
  8. 乌云髻畔斜簪:将花插在发髻上,增添妩媚。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玻璃剪叶”比喻叶子的清透。
  • 拟人:通过“翠影婆娑”赋予花影生命感。
  • 对仗:上下句结构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词展现了对木犀花的赞美,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木犀:象征着高洁与优雅。
  • 黄金屑:象征着富贵与华丽。
  • 秋光:象征着成熟与丰收。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玻璃剪叶”形容的是?

    • A. 颜色
    • B. 形状
    • C. 透明度
    • D. 质地
  2. “翠影婆娑”描述的是哪个意象?

    • A. 月亮
    • B. 花影
    • C. 秋天
    • D. 江南
  3. 诗中提到的“乌云髻”是指?

    • A. 一种云彩
    • B. 头发的装饰
    • C. 花的颜色
    • D. 秋天的景象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卢炳与李清照:两位词人的作品均描绘了自然美,但卢炳更注重细腻的描写,李清照则更强调情感的流露。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这份详细的解析和学习资料将帮助读者更深入理解《清平乐 木犀》,以及欣赏古诗词的美。

相关查询

舜城怀古 鲤鱼 经李白墓 江村夜泊 自叙 移榻 岁暮送戴衣闻还苕溪 燕来巢为李秋水作 隋堤步月 送侯屏山怀山归闽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普度群生 千里姻缘 托骥之蝇 包含肱的成语 腾蛟起凤 旁言 母字旁的字 彐字旁的字 黄字旁的字 氏字旁的字 髈悦 自报家门 案衍 龍字旁的字 掠抄 玉石皆碎 履开头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