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18: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18:43
忆昔守宣时,白上一根发。
去之四五年,一化为七八。
今年客衡湘,黑髭已多黄。
众黄忽一白,惊见如陵阳。
白发已为常,白髭何足怪。
岁月不可歇,雪霜日长大。
世人竞染淄,厌之固足嗤。
谁服芦菔汤,避老亦奚为。
少老如春秋,造物以为俦。
吾方乐吾天,乐天故不忧。
回想当年守卫宣城时,头发上还只有一根白发。
转眼四五年过去,这一根白发变成了七八根。
今年我在衡湘,黑须已经多了些许黄。
众多的黄须中忽然冒出一根白,惊讶地像是见到陵阳。
白发早已成为常态,白须又算得了什么。
岁月无情地流逝,雪霜在日长中不断增大。
世人争相染发,厌恶白发其实也够可笑。
谁又能喝芦菔汤,来逃避衰老呢?
无论年轻还是年老,都如同春秋一样,
造物把我们都视为同类。
我正乐于我的天命,正因乐天所以无忧。
文天祥(1236年-1283年),字廷亮,号宋瑞,江西吉安人,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政治家。他以坚定的民族气节和豪情壮志而闻名,强调忠诚与义气,并在其诗作中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情怀。
《白髭行》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危亡之际,文天祥在抵抗元朝侵略的过程中感受到人生无常,衰老与时间流逝的主题也在此诗中得到了深刻的展现。
《白髭行》是一首反映时间流逝、衰老与人生哲理的诗作。诗中,文天祥通过回忆自己的白发经历,从个人的老去引入对岁月无情的感慨。在诗的开头,作者以“忆昔守宣时”引出往昔的美好,表现出对青春的怀念;而随着时间的流逝,白发渐渐增多,黑髭开始泛黄,体现出岁月的无情和对衰老的无奈。
接着,诗人借用“雪霜日长大”形象地描绘了岁月的流逝,生动而深刻。值得注意的是,文天祥对世俗染发的讽刺,表达了他对衰老坦然接受的态度,表现出一种乐观的生活哲学。最后,诗人以“吾方乐吾天”总结,强调要乐观面对生活,不被衰老所困扰。这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给人以启迪。
整首诗主题在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衰老的坦然接受,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强调乐观面对生活的意义。
文天祥是哪一代的诗人?
诗中“白发已为常”表达了什么情感?
“谁服芦菔汤,避老亦奚为”中的“芦菔汤”象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