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3 08:44: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3 08:44:39
奉和圣制麟德殿燕百僚应制
作者: 常衮 〔唐代〕
云辟御筵张,山呼圣寿长。
玉阑丰瑞草,金陛立神羊。
台鼎资庖膳,天星奉酒浆。
蛮夷陪作位,犀象舞成行。
网已祛三面,歌因守四方。
千秋不可极,花发满宫香。
这首诗描绘了在麟德殿举行的庆典场景,云雾腾起,御筵被铺展,四周山呼祝愿,祝愿皇帝的寿命长久。玉制的栏杆和丰盛的瑞草装点着场地,金色的高座上立着神羊。在台上,丰盛的膳食准备齐全,天星般的美酒在奉上。四方的蛮夷也来陪衬,犀牛和象群在场中舞动。周边的网络已经清除,歌声回荡在四方。千秋万代的盛世无法尽头,宫中花香四溢。
作者介绍:常衮,唐代诗人,曾任多职,以擅长五言和七言诗闻名,作品多描写宫廷生活和政治风云。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盛世时期,正值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作者借助皇帝的盛大宴会,表达对国家繁荣和皇帝长寿的祝福。
《奉和圣制麟德殿燕百僚应制》是一首描写盛宴场景的古诗,体现了唐代宫廷的富丽堂皇和政治的稳定繁荣。诗的开头通过“云辟御筵张,山呼圣寿长”两句设下了热烈的场面,既有自然的美丽,又有祝愿的声音,体现了皇帝的威严和民众的拥护。
接下来的“玉阑丰瑞草,金陛立神羊”描绘了宴席的装饰,玉制的栏杆和丰盛的瑞草象征着吉祥与富贵,而金座上的神羊则进一步增强了这一氛围。整体的意象给人一种华贵的感觉,显示了唐代的礼仪和文化。
诗的中间部分提到“蛮夷陪作位,犀象舞成行”,显示了国泰民安的局面,四方的宾客都被邀请来共襄盛举,犀牛和大象的舞动更是象征着国家的盛大与强盛。
最后两句“千秋不可极,花发满宫香”则是对未来的美好期许,盛世是永恒的,花香代表着繁荣与生机,整首诗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美好祝愿。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这首诗主要表达了对皇帝的祝福和对国家繁荣的向往,展现了唐代的盛世景象和文化自信。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主要场景是?
A. 农田
B. 宴席
C. 战场
D. 书房
“千秋不可极”这一句表达了什么含义?
A. 盛世不会结束
B. 诗人感到无奈
C. 未来不确定
D. 生活十分艰难
诗中提到的“蛮夷”指的是什么?
A. 国家内部的人
B. 外族的宾客
C. 皇帝的亲信
D. 诗人的朋友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