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奉和圣制麟德殿燕百僚应制》

时间: 2025-05-23 08:44:39

诗句

云辟御筵张,山呼圣寿长。

玉阑丰瑞草,金陛立神羊。

台鼎资庖膳,天星奉酒浆。

蛮夷陪作位,犀象舞成行。

网已祛三面,歌因守四方。

千秋不可极,花发满宫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3 08:44:39

原文展示

奉和圣制麟德殿燕百僚应制
作者: 常衮 〔唐代〕

云辟御筵张,山呼圣寿长。
玉阑丰瑞草,金陛立神羊。
台鼎资庖膳,天星奉酒浆。
蛮夷陪作位,犀象舞成行。
网已祛三面,歌因守四方。
千秋不可极,花发满宫香。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在麟德殿举行的庆典场景,云雾腾起,御筵被铺展,四周山呼祝愿,祝愿皇帝的寿命长久。玉制的栏杆和丰盛的瑞草装点着场地,金色的高座上立着神羊。在台上,丰盛的膳食准备齐全,天星般的美酒在奉上。四方的蛮夷也来陪衬,犀牛和象群在场中舞动。周边的网络已经清除,歌声回荡在四方。千秋万代的盛世无法尽头,宫中花香四溢。

注释

  • 云辟:指云雾散开,露出美好的场地。
  • 御筵:皇帝的宴席。
  • 圣寿长:祝愿皇帝长寿。
  • 玉阑:用玉制成的栏杆。
  • 丰瑞草:象征丰收和吉祥的草。
  • 金陛:金色的高座。
  • 神羊:象征吉祥的羊。
  • 台鼎:指供奉的食物。
  • 蛮夷:指外族的宾客。
  • 犀象:犀牛和大象,象征珍贵和威严。
  • 网已祛三面:形容周围的障碍已经清除。
  • 千秋不可极:形容盛世将久远。
  • 花发满宫香:花香弥漫于整个宫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常衮,唐代诗人,曾任多职,以擅长五言和七言诗闻名,作品多描写宫廷生活和政治风云。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盛世时期,正值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作者借助皇帝的盛大宴会,表达对国家繁荣和皇帝长寿的祝福。

诗歌鉴赏

《奉和圣制麟德殿燕百僚应制》是一首描写盛宴场景的古诗,体现了唐代宫廷的富丽堂皇和政治的稳定繁荣。诗的开头通过“云辟御筵张,山呼圣寿长”两句设下了热烈的场面,既有自然的美丽,又有祝愿的声音,体现了皇帝的威严和民众的拥护。

接下来的“玉阑丰瑞草,金陛立神羊”描绘了宴席的装饰,玉制的栏杆和丰盛的瑞草象征着吉祥与富贵,而金座上的神羊则进一步增强了这一氛围。整体的意象给人一种华贵的感觉,显示了唐代的礼仪和文化。

诗的中间部分提到“蛮夷陪作位,犀象舞成行”,显示了国泰民安的局面,四方的宾客都被邀请来共襄盛举,犀牛和大象的舞动更是象征着国家的盛大与强盛。

最后两句“千秋不可极,花发满宫香”则是对未来的美好期许,盛世是永恒的,花香代表着繁荣与生机,整首诗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美好祝愿。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云辟御筵张:描绘云雾散开,展示出皇帝的聚会场面。
  2. 山呼圣寿长:山间传来祝福声,祝愿皇帝长寿。
  3. 玉阑丰瑞草:宴席周围装饰着玉制栏杆和丰盛的瑞草。
  4. 金陛立神羊:金色的高座上有象征吉祥的神羊。
  5. 台鼎资庖膳:宴席上准备了丰富的膳食。
  6. 天星奉酒浆:像天上的星星一样,奉上美酒。
  7. 蛮夷陪作位:外族宾客也都受邀到场。
  8. 犀象舞成行:犀牛和大象在场中行走,气氛热烈。
  9. 网已祛三面:周围的障碍已被消除,空间开阔。
  10. 歌因守四方:歌声在四方传扬,表达了盛世的安定。
  11. 千秋不可极:盛世永恒,祝愿长久。
  12. 花发满宫香:宫中花香四溢,象征着繁荣与美好。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云辟”与“山呼”,使得诗句更为工整。
  • 比喻:“天星奉酒浆”比喻酒的美丽和珍贵。
  • 象征:如“神羊”象征着吉祥和丰收。

主题思想:这首诗主要表达了对皇帝的祝福和对国家繁荣的向往,展现了唐代的盛世景象和文化自信。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变化与美好。
  • :象征着稳固与长久。
  • 玉阑:象征着尊贵与华丽。
  • 神羊:象征着吉祥。
  • 蛮夷:象征着国家的宽广与包容。
  • :象征着繁荣与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主要场景是? A. 农田
    B. 宴席
    C. 战场
    D. 书房

  2. “千秋不可极”这一句表达了什么含义? A. 盛世不会结束
    B. 诗人感到无奈
    C. 未来不确定
    D. 生活十分艰难

  3. 诗中提到的“蛮夷”指的是什么? A. 国家内部的人
    B. 外族的宾客
    C. 皇帝的亲信
    D. 诗人的朋友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的经典之作,描绘春夜的美景。
  • 《朝中措·梅花》:李清照的词作,表现了对梅花的赞美和思绪。

诗词对比

  • 常衮的《奉和圣制麟德殿燕百僚应制》和白居易的《琵琶行》都描写了社会生活,但前者侧重于盛世庆典,后者则表现了个人的情感故事。两者在形式和内容上有显著差异,但都体现了唐代文化的繁荣。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经典唐诗选集,适合初学者。
  • 《诗经》:古代诗歌的集大成之作,为后世诗歌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 《古诗词鉴赏》:对古诗的深入分析与解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诗歌。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鹧鸪天 望江南 醉桃源 柳梢青(离别) 醉桃源(雪) 醉桃源 浪淘沙(上元) 七娘子 燕归梁 渔家傲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己字旁的字 辰字旁的字 闻风远遁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邪门歪道 盘餐 包含感的成语 靡缛 隶字旁的字 同心协德 至字旁的字 金檠 拉人下水 台任 鸟字旁的字 趿拉儿 穴结尾的成语 窃钩者诛,窃国者侯 峰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