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道石三首 其三》

时间: 2025-07-27 11:21:21

诗句

误因禄米弃莼鲈,一落尘埃底事无。

布袜青鞋虽兴尽,此峰聊当卧游图。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11:21:21

原文展示

道石三首 其三
作者:陆游

误因禄米弃莼鲈,一落尘埃底事无。
布袜青鞋虽兴尽,此峰聊当卧游图。

白话文翻译

误以为获得丰厚的米粮,而舍弃了莼菜和鲈鱼,结果一切都落入尘埃,毫无意义。
即使布袜青鞋的兴致已尽,但此山峰依然是我休憩游玩的好地方。

注释

  • 误因禄米:误以为因获得丰厚的米粮而放弃了其他美好的事物。
  • 莼鲈:莼菜和鲈鱼,古代文人常用的美食,象征着高雅的生活情趣。
  • 布袜青鞋:古代朴素的服装,象征着简朴的生活。
  • 此峰聊当卧游图:意指这座山峰是我休息和游玩的好地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词人、诗人,生于浙江绍兴,历经多个朝代的战争与变迁。他的诗歌以爱国情怀、豪放激昂著称,作品中常流露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陆游晚年,正值国家动荡,作者在经历了无数的政治挫折和个人磨难之后,选择了隐居生活。诗中反映了他对物质生活的淡泊,对自然的向往,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诗歌鉴赏

《道石三首 其三》是陆游在晚年隐居时的作品,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深刻反思和对自然的向往。诗中第一句通过对比,表达了陆游对物质利益的讽刺,认为追求富贵的结果是舍弃了生活中真正美好的事物,暗示了人生的无常与虚幻。第二句则以清新的意象,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尽管身处简朴的生活,他依然能够找到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整首诗的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展现出陆游一贯的风格。他以平淡的笔触描绘出深邃的思想,表达了对物质世界的超然与对自然的向往。诗歌中表现出的孤独与自在,恰恰反映了他在纷扰的世俗中寻找内心安宁的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误因禄米弃莼鲈:表达了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导致对精神生活的放弃,暗示了人们在物欲面前的迷失。
  • 一落尘埃底事无:强调了追求物质的结果是无意义的,人生如浮云,终究会归于尘埃。
  • 布袜青鞋虽兴尽:即使生活条件简朴,物质享受已经消失。
  • 此峰聊当卧游图:反映了对自然的向往与对简单生活的满足,暗示他更愿意在山水之间找到心灵的寄托。

修辞手法

  • 对比:物质与精神的对比,强调内心的宁静与物欲的虚幻。
  • 隐喻:将生活比作一幅画,传达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物质追求的反思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在纷扰的社会中,寻求内心平静与自我价值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莼鲈:象征着高雅的生活情趣和人文情怀。
  • 布袜青鞋:代表了简单朴素的生活方式,体现了陆游的生活态度。
  • :象征着自然的纯净与心灵的归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莼鲈”代表什么?

    • A. 物质财富
    • B. 高雅的生活情趣
    • C. 战争的痛苦
  2. 诗中提到的“布袜青鞋”主要象征什么?

    • A. 富贵生活
    • B. 朴素生活
    • C. 追求名利
  3.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 A. 对国家的忧虑
    • B. 对物质的追求
    • C. 对自然的向往与内心的平静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陆游与杜甫的作品常常探讨国家与个人命运的关系。两者都在诗中流露出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但陆游更倾向于表达对自然的向往,以求内心的宁静,而杜甫则多聚焦于国家的忧患与社会现状的批判。两种风格在表达上各有千秋,反映了不同的时代背景与个人经历。

参考资料

  • 《陆游诗文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宋代诗人研究》

相关查询

宴清都 宴清都 东园暝坐,用吷盦韵 宴清都 春日偕诸君重游君山饮九江楼有作 宴清都 和卢浦江 宴清都 客枕羁愁,枯灯煮梦,郁伊善感,何以为怀。和草窗登霅川韵,不自知所言之何似也 宴清都 题高潜翁寒灯课读图 宴清都 赵味沧模元押 宴清都 咏瓶花簃瓶中芍药 宴清都•萤火 宴清都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秃宝盖的字 折文旁的字 挟天子以令诸侯 气字旁的字 韋字旁的字 猜三划五 必不可少 以定 歹字旁的字 肚里生荆棘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子粒 没巴没鼻 火灭烟消 至诚高节 扶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类结尾的成语 包含椓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