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3:31: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3:31:08
原文展示:
宴清都
——汪东
按曲秦筝柱。纤腰折恍疑鸾凤骞翥。
连昌罢饮,华清倦浴,羽衣飘举。
倾城自出唐宫,怕赵后留仙未数。
任旧日宠擅梅精,长门冷寂羞妒。
镫前换了青裙,桑柔细撷,行畏多露。
春雷四起,银壶碎击,座中雄顾。
周郎鬓丝霜尽,更为汝青回半缕。
会散时客怨花迷,伥伥自语。
白话文翻译:
在曲调中轻轻拨动秦筝,纤细的腰身似乎折断,恍惚中像是鸾凤飞翔。
酒宴结束,华清池的温泉也已厌倦,羽衣轻飘。
倾城的美人刚从唐宫中走出,怕是赵后留下的仙子未曾几。
任凭昔日宠爱梅花的那位,长门之地冷寂,令人羞妒。
在灯前换上了青色裙子,柔软的桑叶轻轻采摘,行走时生怕露水太多。
春雷轰鸣,银壶破碎,座中人群中英俊的顾盼。
周郎的白发已尽,更为你青丝回眸一缕。
聚会散去时,客人怨恨花迷迷糊糊,独自低语。
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汪东,清代诗人,生于明末,卒于清初,精于词曲,擅长描绘美女和宴会的场景。诗风细腻,感情真挚,常以历史典故和神话传说来渲染气氛。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创作于汪东游历华清池时,正值宴会之际,诗人借用历史典故,抒发对美人和往事的追忆。
诗歌鉴赏:
《宴清都》通过对宴会场景的描绘,展现了古代女子的美丽与哀愁。诗的开头便通过“按曲秦筝柱”引入音乐,营造出一种轻松而又雅致的氛围。诗中对女子形象的描绘细腻入微,尤其是“纤腰折恍疑鸾凤骞翥”,不仅展现了女子的美丽,也暗示了她们的脆弱与无常。
随着诗句的发展,宴会的热闹与华清池的温暖逐渐被转化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惋惜。“倾城自出唐宫”一语,刻画出女子的绝美与高贵,仿佛她们是从历史中走出来的仙子。然而,接下来提到的“任旧日宠擅梅精”,则流露出一丝嫉妒与孤独,表达了对昔日宠爱已逝的无奈。
结尾部分,诗人通过“会散时客怨花迷,伥伥自语”,将宴会的欢乐与离别的哀愁相结合,给人以强烈的情感冲击。整首诗既有对美的赞美,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爱情以及美人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宴会的盛况与美人的妩媚,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逝去爱情的伤感。诗人在细腻的描写中,流露出对生命无常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华清”是指什么地方?
A. 唐代的温泉
B. 一种花
C. 古代的乐器
“倾城自出唐宫”中的“倾城”指的是?
A. 城市
B. 美丽的女子
C. 诗人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酒的喜爱
B. 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爱情的感伤
C.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