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送单丙文先生归沅州》

时间: 2025-04-26 23:01:25

诗句

传得临池诀,勤劳敢遽忘。

锥沙惟是正,舞剑本非狂。

旧隐寻芳芷,离怀对碧湘。

寸心长记面,不似隔他乡。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3:01:25

原文展示:

送单丙文先生归沅州 徐玑 〔宋代〕

传得临池诀,勤劳敢遽忘。 锥沙惟是正,舞剑本非狂。 旧隐寻芳芷,离怀对碧湘。 寸心长记面,不似隔他乡。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传承了书法的秘诀,勤劳不敢轻易忘记。笔触如锥沙般端正,舞剑之姿并非狂放。寻找旧时的隐居之地,芳芷依旧,离别的情怀对着碧绿的湘水。心中长久地记得你的面容,不像隔着遥远的他乡。

注释:

字词注释:

  • 临池诀:指书法的秘诀。
  • 锥沙:比喻笔触端正有力。
  • 舞剑:比喻书法的动态美。
  • 芳芷:香草,比喻美好的回忆。
  • 碧湘:指湘江,这里代指故乡。

典故解析:

  • 无特定典故,主要通过比喻和象征表达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玑(生卒年不详),字元直,宋代诗人,与徐照、徐玑、徐玑并称“徐氏四才”。其诗风格清新,多写景抒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徐玑送别友人单丙文归乡时所作,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故乡的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书法和舞剑的比喻,展现了友人单丙文的才华和品格。诗中“锥沙惟是正,舞剑本非狂”一句,既赞美了友人的书法端正有力,又暗示了其性格的稳重。后两句“旧隐寻芳芷,离怀对碧湘”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离别之情和对故乡的深切思念。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送别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传得临池诀,勤劳敢遽忘。”:传承了书法的秘诀,勤劳不敢轻易忘记。
  2. “锥沙惟是正,舞剑本非狂。”:笔触如锥沙般端正,舞剑之姿并非狂放。
  3. “旧隐寻芳芷,离怀对碧湘。”:寻找旧时的隐居之地,芳芷依旧,离别的情怀对着碧绿的湘水。
  4. “寸心长记面,不似隔他乡。”:心中长久地记得你的面容,不像隔着遥远的他乡。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锥沙”比喻笔触端正有力,“舞剑”比喻书法的动态美。
  • 对仗:如“锥沙惟是正,舞剑本非狂”中的对仗,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送别和思念。通过书法和舞剑的比喻,赞美了友人的才华和品格,同时表达了对友人的离别之情和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锥沙:比喻笔触端正有力。
  • 舞剑:比喻书法的动态美。
  • 芳芷:香草,比喻美好的回忆。
  • 碧湘:指湘江,这里代指故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锥沙”比喻的是什么? A. 笔触端正有力 B. 书法的动态美 C. 离别的情怀 D. 故乡的思念

  2. 诗中“舞剑”比喻的是什么? A. 笔触端正有力 B. 书法的动态美 C. 离别的情怀 D. 故乡的思念

  3. 诗中“旧隐寻芳芷”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友人的赞美 B. 对故乡的思念 C. 对离别的情怀 D. 对书法的喜爱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徐照的《送友人》
  • 徐玑的《送别》

诗词对比:

  • 徐照的《送友人》与徐玑的《送单丙文先生归沅州》都是送别诗,但风格和表达的情感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
  • 《徐氏四才诗集》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曲游春 晓坐华严阁天阶,和周密 曲游春 秋日与伯夔游徐氏园作 曲游春 次周草窗韵 曲游春 燕 曲游春·千树玲珑罩 红窗听 其二 红窗听 其一 红窗听 红窗听 红窗听 易朱弦作新操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封建社会 龙字旁的字 紫砂壶 包含褐的词语有哪些 厚貌深辞 变化无方 文字旁的字 包含耻的词语有哪些 白雪难和 形色仓皇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鸟字旁的字 地主阶级 引茶 缨毦 鬲字旁的字 斗字旁的字 朝发夕至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