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3:01: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3:01:25
原文展示:
送单丙文先生归沅州 徐玑 〔宋代〕
传得临池诀,勤劳敢遽忘。 锥沙惟是正,舞剑本非狂。 旧隐寻芳芷,离怀对碧湘。 寸心长记面,不似隔他乡。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传承了书法的秘诀,勤劳不敢轻易忘记。笔触如锥沙般端正,舞剑之姿并非狂放。寻找旧时的隐居之地,芳芷依旧,离别的情怀对着碧绿的湘水。心中长久地记得你的面容,不像隔着遥远的他乡。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玑(生卒年不详),字元直,宋代诗人,与徐照、徐玑、徐玑并称“徐氏四才”。其诗风格清新,多写景抒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徐玑送别友人单丙文归乡时所作,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故乡的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书法和舞剑的比喻,展现了友人单丙文的才华和品格。诗中“锥沙惟是正,舞剑本非狂”一句,既赞美了友人的书法端正有力,又暗示了其性格的稳重。后两句“旧隐寻芳芷,离怀对碧湘”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离别之情和对故乡的深切思念。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送别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送别和思念。通过书法和舞剑的比喻,赞美了友人的才华和品格,同时表达了对友人的离别之情和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锥沙”比喻的是什么? A. 笔触端正有力 B. 书法的动态美 C. 离别的情怀 D. 故乡的思念
诗中“舞剑”比喻的是什么? A. 笔触端正有力 B. 书法的动态美 C. 离别的情怀 D. 故乡的思念
诗中“旧隐寻芳芷”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友人的赞美 B. 对故乡的思念 C. 对离别的情怀 D. 对书法的喜爱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