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7:25: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7:25:36
无题
唐寅 〔明代〕
若干生命若干春,有所丰收有所贫。曾见趋炎堪炙手,宁抛伫艳敢成仁。
惯随忧恨零今古,难惹英雄泣鬼神。费尽工夫伤老大,不如抖擞作新人。
这首诗表达了人生中的各种经历与感受。生命如同春天的轮回,有丰收也有贫瘠。曾经见过那些趋附权贵的人,宁愿放弃虚荣,也要勇敢地追求真正的理想。习惯了忧愁与怨恨,历史长河中英豪们也难免落泪。与其费尽心思去伤感年华,不如振作精神,迎接新的生活。
“趋炎”可与古代政治环境相联系,表达了对权势的迎合和对理想的放弃。“成仁”涉及儒家思想,强调追求道德和理想的价值观。
唐寅(1470年-1523年),字伯虎,号六如居士,明代著名画家、诗人。他的诗歌多以情感真挚、语言生动著称,常表现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无题》创作于唐寅的中年时期,正值社会动荡和个人遭遇不顺。他在诗中表达了对人生苦乐的深刻感悟,反映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思考。
唐寅的《无题》展现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诗中前两句以“生命”和“春”为引子,揭示了人生的无常与变化。丰富的意象和对比使得诗歌情感更加饱满。尤其是“趋炎堪炙手,宁抛伫艳敢成仁”一联,展现了对世俗权力的反思,表达了对真理与理想的执着追求。这种追求不仅是个人的选择,也是对社会风气的批判。
诗中“费尽工夫伤老大,不如抖擞作新人”则是自我激励的体现,强调了振作精神的重要性。这种积极向上的态度恰恰是面对人生困境时所需要的,显示了唐寅的乐观和坚韧。整首诗通过对生命的深刻反思,折射出唐寅对人生的独特理解,给人以思考与启迪。
整首诗表达了唐寅对人生的思考,探讨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倡导在面对人生的困境时应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
诗中提到的“趋炎”指的是什么?
A. 追求真理
B. 迎合权贵
诗的最后一句传达了怎样的态度?
A. 悲观消极
B. 积极向上
“费尽工夫伤老大”中“老大”指的是什么?
A. 年龄
B. 时光
答案:1.B 2.B 3.B
唐寅的《无题》与李白的《将进酒》在主题上都探讨了人生的无常与追求理想,但唐寅更侧重于内心的反思与自我激励,而李白则更多表现出对人生享乐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