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2:31: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2:31:06
秋斋杂感
作者: 张洵佳 〔清代〕
息影山中两鬓苍,
感怀身世正茫茫。
无才祇合田园老,
有志何曾弧矢偿。
倦马归来途尚识,
黄粱炊罢梦全忘。
悲秋宋玉工词令,
谱出新声当乐章。
在山中隐居,白发渐生,
感慨自己的身世,恍惚而茫然。
没有才华只好在田园中老去,
有志之人何能以弓箭偿还理想?
疲惫的马回归,路途依然认得,
黄粱一煮,梦已全然忘却。
悲秋之际,宋玉那工整的词句,
谱出新的旋律,成为乐章。
张洵佳,清代诗人,以其清雅的风格和深刻的思想著称。他的作品多涉及对人生的思考和自然的描绘,关注个人的情感与社会现实。
《秋斋杂感》写于诗人隐居时期,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理想的追求,表达了一种对现实的无奈和对理想的渴望。
《秋斋杂感》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和对理想追求的深思。开头两句“息影山中两鬓苍”描绘了诗人隐居的状态,白发的出现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接下来的“感怀身世正茫茫”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迷茫与困惑,反映出他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无才祇合田园老”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华的自嘲,承认在现实面前无能为力,只能选择在田园中安静地老去。这种思维反映了清代文人对仕途的无奈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而“有志何曾弧矢偿”则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的追求,尽管他感到无能为力,但理想依旧存在。
后面的几句描绘了归途的倦马与黄粱梦的意象,表现出诗人对过往理想的追忆与现实的失落。在“悲秋宋玉工词令”中,诗人又提到古代词人宋玉,表达了对古代文人艺术成就的羡慕,暗示自己在艺术上的追求与现实的差距。最后一句“谱出新声当乐章”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创作的期待,尽管有诸多困惑,但依然希望能谱写出属于自己的乐章。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传达了诗人对人生、理想与艺术的深刻思考,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美好未来的渴望。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对理想的追求以及对现实的无奈。尽管岁月流逝,理想难以实现,诗人依然希望能在艺术创作上有所突破。
《秋斋杂感》的作者是?
诗中提到的“黄粱梦”象征什么?
“倦马归来途尚识”表达了什么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