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11:59: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11:59:43
次韵答裴仲谟
作者:秦观 〔宋代〕
十年淮海闲居草,
偶遣儿童次第成。
方愧贫家矜敝帚,
忽蒙邻壁借余明。
文昌但愿花前老,
张翰何须身後名。
移病阖门参拜阻,
卧听车马去来声。
十年来我在淮海闲居,
偶尔让孩子们逐渐长大。
我只感到贫穷家庭的羞愧,
突然蒙邻居的墙壁借来一些光明。
文昌星愿我在花前安度晚年,
张翰又何必在身后追求名声?
因病闭门不去参拜,
卧床听着车马往来的声音。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秦观(1049年-1100年),字少游,号淮海居士,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和诗人。他的词风婉约、细腻,擅长抒情,表达个人情感和生活感悟。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秦观晚年,在淮海隐居期间。诗人因生计困窘和身体不适,选择了隐居生活,反映了他对名利的淡薄以及对平淡生活的向往。
《次韵答裴仲谟》是一首反映秦观内心生活的诗作。全诗通过描绘自身的隐居生活,表达了对名利的淡薄与对安宁生活的追求。诗的前四句描述了诗人十年来的闲居生活,虽是贫穷却自有一番宁静。诗人以儿童的成长来象征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自己在岁月中逐渐失去的理想和追求。
后四句则转向对文人理想的思考,诗人希望能在花前安度晚年,而不必追求张翰那样的名声。这种思想反映了作者对人生命运的思考,以及对内心平静的渴望。最后两句以“阖门”与“听车马声”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一种隔绝世俗喧嚣的感觉,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秦观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对人生的深沉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名利的淡薄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哲理思考与对平凡生活的热爱。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文昌”指的是?
A. 一颗星星
B. 一位文人
C. 一种疾病
D. 一种植物
填空题:诗人通过描绘儿童的成长来象征____的流逝。
判断题:诗中表现了诗人对名利的渴望。(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