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途次三绝》

时间: 2025-05-13 05:57:03

诗句

沙阔戍楼迥,风高边日清。

迟迟驱疋马,何处问归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05:57:03

原文展示:

途次三绝 寇准 〔宋代〕 沙阔戍楼迥,风高边日清。迟迟驱疋马,何处问归程。

白话文翻译:

广阔的沙漠中,戍楼显得遥远,高风中边疆的日光明亮清澈。我缓缓地驱赶着一匹马,不知该向何处询问归家的路程。

注释:

  • 沙阔:指沙漠广阔。
  • 戍楼:边防的瞭望楼。
  • 迥:遥远。
  • 风高:风势强劲。
  • 边日清:边疆的日光明亮清澈。
  • 迟迟:缓慢的样子。
  • 疋马:一匹马。
  • 归程:回家的路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寇准(961-1023),字平仲,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曾任宰相。他在政治上主张改革,文学上以诗文著称,风格清新自然,多写边塞风光和军旅生活。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边疆行旅中的孤独和迷茫,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辛和对家乡的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边塞的荒凉景象和作者的孤独心情。首句“沙阔戍楼迥”通过“沙阔”和“戍楼迥”两个意象,展现了边疆的广阔和戍楼的遥远,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次句“风高边日清”则通过“风高”和“边日清”进一步强化了边疆的荒凉和日光的清澈。后两句“迟迟驱疋马,何处问归程”表达了作者在边疆行旅中的迷茫和无助,以及对归家的渴望。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开阔,语言简练,是寇准边塞诗的代表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沙阔戍楼迥”:通过“沙阔”和“戍楼迥”两个意象,描绘了边疆的广阔和戍楼的遥远,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
  • 次句“风高边日清”:通过“风高”和“边日清”进一步强化了边疆的荒凉和日光的清澈,增强了诗的意境。
  • 后两句“迟迟驱疋马,何处问归程”:表达了作者在边疆行旅中的迷茫和无助,以及对归家的渴望,情感深沉。

修辞手法:

  • 意象:通过“沙阔”、“戍楼迥”、“风高”、“边日清”等意象,营造出边疆的荒凉和孤寂的氛围。
  • 对仗:诗中“沙阔”与“戍楼迥”,“风高”与“边日清”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边疆的荒凉景象和作者的孤独心情,表达了作者对归家的渴望和对边塞生活的无奈。

意象分析:

  • 沙阔:象征边疆的广阔和荒凉。
  • 戍楼迥:象征边防的遥远和孤寂。
  • 风高:象征边疆的荒凉和风势的强劲。
  • 边日清:象征边疆日光的清澈和明亮。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沙阔戍楼迥”中的“迥”字是什么意思? A. 遥远 B. 高耸 C. 清晰
  2. 诗中“风高边日清”中的“边日清”描绘了什么景象? A. 边疆的日光明亮清澈 B. 边疆的日光昏暗 C. 边疆的日光模糊
  3. 诗中“迟迟驱疋马”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A. 急切 B. 迷茫 C. 兴奋

答案: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昌龄《出塞》:描绘边塞风光和军旅生活,与寇准的这首诗有相似的主题。
  • 王之涣《登鹳雀楼》:通过登高望远的视角,描绘了边疆的壮丽景色。

诗词对比:

  • 王昌龄《出塞》与寇准《途次三绝》:都描绘了边塞风光,但王昌龄的诗更多表现了边塞的壮丽和军旅的豪情,而寇准的诗则更多表现了边塞的孤寂和作者的迷茫。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寇准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边塞诗选》:收录了多位诗人的边塞诗作,可以进行比较阅读。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减字木兰花 思亲 减字木兰花 贺宛茵师八旬华诞 减字木兰花(赋锦带) 减字木兰花 过胥江有悼 减字木兰花 题关颖人司长鱼山枕雨图 减字木兰花 董玄宰画禅小景册,次宝月韵 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 其二 刁遵墓志 减字木兰花(惜春词) 减字木兰花 其五 题何奕美小照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斗字旁的字 在天愿作比翼鸟 区冶 有滋有味 行令猜拳 何足为奇 韋字旁的字 嘟噜 课获 包含庙的词语有哪些 里字旁的字 水彩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殳字旁的字 治乱扶危 顷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辰字旁的字 鼠窃狗偷 丐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